第八百一十一章 帝国诞生(求订阅!)(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对于戎马半生了的李衍和所向披靡的中军而言,宋军实在算不上是李衍和中军交战过的最强对手,甚至连前三都排不进去。
  可这段时间却实实在在是李衍最提心吊胆的一段时间。
  这是为何?
  实是这段时间太过重要了。
  是。
  李衍早在三年前就已经登基当上皇帝了,甚至在更久以前就可以自立。
  可在此之前,李衍其实只占了汉人固有疆土的一小块区域,根本就算不上真正大一统的帝王。
  而如果大中将南宋的土地全都吞并了,加上李衍这些年相继攻占的燕云、高丽、日本、台湾、半个中南半岛、罗侏国等地,那李衍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一统帝国的帝王,大中才勉强能的与汉唐两朝相比。
  而且,在此之前,大中的地盘是分割开的,只有吞并了南宋,大中的地盘才能形成统一的版图。
  另外,只有拥有了富饶的南方地区、有最优质兵源的陕西地区、盛产粮食的蜀地做后盾,李衍所建立的大中帝国才算是真正拥有引擎,才可以应对任何风雨。
  大统三年秋,岳飞所率领的平南军将南宋所拥有的东南地区大部分都攻占了,令其并入大中的版图。
  不过——
  也并不是南宋在东南地区的全都疆土都被大中吞并了——李成义军和钟相义军也借此机会吞并了不少疆土,完成了进一步的壮大。
  目前,李成、钟相这两伙义军占据了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汨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门、安乡和南屯等地区,拥有十一州、一百二十二个县(其实就是后世的大半个湖南,加上小部分湖北,再加上一部分江西),李成义军壮大到了近十五六万,钟相义军壮大到了二十六七万,两伙义军的总兵马数加到一起超过四十万,以洞庭湖为中心盘踞,形成了两股顽固势力,并且这两股顽固势力还有合并之势。
  而这两伙义军,其实就是岳飞和平南军的下一步战略目标。
  不过——
  虽说李成和钟相在东南地区的中心建立了两个国中之国。
  可李衍却对李成和钟相这两伙义军一点都不担心。
  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计其数,但却很少有起义成功的。
  像,秦朝有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有黄巾起义,唐朝有黄巢起义,宋朝有方腊起义,明朝有李自成起义,清朝有太平天国洪秀全起义等等。
  一场农民起义最终是否成功,首先与它对手的实力强弱关系重大。
  具体表现来说,就是这个王朝是否被广大士人和全国百姓所厌恶?
  如果一个朝代被广大士人和全国百姓所厌恶,那么这个朝代才有可能被最low的农民起义给破坏甚至是推翻,否则绝无这个可能。
  那为什么农民起义的成功率这么低?
  很多人,将其总结为农民的局限性。
  例如,农民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甚至大字不识一个,没有先进文化的武装;
  例如,农民起义的领袖,一旦稍有成功,就沉溺于享乐,不思进取,自己作死;
  例如,没有足够的战略眼光,小富即安;
  例如,农民起义通常是官逼民反,没有长远目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