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餐桌边有人听到了这句话,趴在椅背上嘲讽他:“你喝晕了吧,还耳熟呢,那不是大东么!”
  贵人多忘事的张大姑奶奶这才一拍大腿,说:“哦对大东!你不提我都忘了,我还让他跟耗子帮我跟着人呢。”
  她一边掏手机,一边头也不抬地问了一句:“大东怎么了,值得你那么嚷嚷?”
  名谱图旁的那个人用一种怀疑人生的语气说:“他都跟我并行了……”
  这话一说,桌上的人都瞪向了名谱图:“开什么玩笑?”
  在座但凡认识大东的,都知道他水平虽然不怎么样,但性格够闹、话够多,是个能热场的人。所以都跟他有几分来往。
  但重点在于:水平不怎么样。
  这人能在名谱图上占个还可以的位置,纯粹因为因为闲不住,进笼多。
  “他最近进了几个笼啊,这就往上跳了一名?”有人咕哝了一句。
  “谁他妈告诉你他只跳了一名。”名字跟大东并行的那个人不乐意了,戳着某个位置说,“他以前在这!”
  那就不是蹦一下的事了,那是蹦了三蹦。
  名谱图上中间这块以年轻一辈为主,这群人精力旺盛,普遍进笼解笼比较多,排名常有浮动,但都在一个范围内,蹦上蹦下都是以“一名”为单位,毕竟都是小笼为主。
  像大东这样一跳三下的,就有点超限了。
  “我昨天听谁说的,他刚进过一个笼。”
  “我靠,一个笼蹦三蹦?他是老祖宗上身了还是傀线镀金了啊?”
  “没准那小子一个灵神爆发,搞出真大鹏了呢。”
  ……
  一帮人七嘴八舌,半是争论半开玩笑。
  张岚自己常年占着最顶上的位置,对于其他人怎么跳,其实并不太在意。准确而言,是没有概念。
  她自己当初刚上名谱图,几乎每天都在往上窜,最夸张的一次是解了个大笼,在笼里被逼出了潜力,借着符纸和另一个小辈的配合,搞出了当年老祖宗卜宁专擅的一个大阵,直接从中游位蹦到了第五。
  后来连续几个笼都发挥很稳,不是昙花乍现,她就顺理成章登了顶。
  张雅临的经历跟她差不多,甚至老一辈有人说过,他冲一冲,没准儿能把他姐姐压下来,从万年老二翻到第一。
  但是张岚知道,不可能。
  除非她弟弟突然转性变得勤快,不再抱着他偶像的小匣子一天擦三回……这种事情,得靠雷劈。
  所以其他人在激烈讨论大东蹦三蹦的时候,张岚依然没抬头,只是给大东去了一条信息,询问情况。
  结果问出来的结果让她有点上头——
  大东回复说:我们解了三米店的笼。
  张岚盯着那一行字看了三秒,当场提高调门发了一条语音过去:“你们解了什么???”
  姑奶奶嗓门大,满厅堂的人都安静下来,眨巴着眼睛看向她。不明所以、也不敢动。
  就连喝多了开始入定的张雅临都忍不住说:“你小点声,什么事这么叫嗷嗷叫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