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么一说是有点不卫生,楚非昀“咕”地吞了口唾液。
  “再说检验应有的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球计数仪、 尿常规分析仪。而这里?”秦风微抬下巴示意,“除了一个最老式的显微镜和一个过期快十年的血糖仪,其他全部空白。所有生化检查都得往县医院送,结果一耽搁就是好几天。”
  “aed、无创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我弄来的;x光机和彩超,你在这儿见过吗?只有一台黑白b超。怀疑骨折或有复杂腹痛,对不起,必须去县里。”
  “医护人员培训?这几个市或州为了省经费,都往大中城市送。比如华瑞每年也有接收这些县级的部分医护,交换过去学习。
  有去无回。
  见过世面后谁不想留在城市,甚至去药企做个代理,都比在这儿强,因为工资低。”
  楚非昀笑着说:“所以就要你呀戴医生这样的天使宝宝嘛。哎当时在县医院住院时,不是见有些设备也是你那儿、还有s大那边的logo么。这样想想,你妈好像也不是很糟嘛,至少给这儿捐那么多东西。”
  “s大的属于出让已淘汰科研设备。而像华瑞这样的私营企业,捐赠的东西多、东西好,都是与管理总局博弈的结果,你明白吗?
  就是,他们批华瑞一个高精尖项目、或是新业务新院区落地,就要华瑞在物资和人力上,对类似这里的地方进行一定比例的援助。
  人力哪儿来?我们那儿招人都博士起步,谁愿意来这儿?高额援助补助。像小戴那样八年制毕业刚拿到主治的,或想早日申请副高、但出科研成果尚要等待的空档。
  钱啊,熬资历啊,我不认为人本逐利不对。
  再说股东们谁不愿意赚得更多、成本更低?财务和风险预测部门削尖脑袋,给张一帆老马他们算得精了,才敢去跟上面谈。
  谁都给你随便大手一挥,捐了!呵。”
  一口气说完,秦风长叹一声:“这就是医疗行业在西部的发展现状。说真的这样的不定时输血,离可持续发展差得太远太远了。”
  “哦还有,从微观层面,就像当时阿旺妈那事,我说了就算是东部三线城市,也不难救治;关键是,她生活在这里,去到县城这样的能进行基础救治的,都已经要三个小时车程,更别说去到有可以开颅清创的省城。就是她之后,我自己再订购了一批能进行钻孔引流的器械,起码保证即时存活。”
  “楚非昀,对基本生命安全的保障,就是建立一小时医疗圈。但现实就是,西部连最基本的缺医少药的问题,都还没能解决。”
  近24岁的、不太擅长理科的高中毕业生,头上冒出越来越多问号:“虽然但是,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呀?”
  稍微离题了。
  停顿一秒,秦风伸手轻轻揉了揉他的头发:“我刚才说这些,就是想跟你说,按照他俩一周能做的最大检验人数80人,就算全都来了,检查完,你们给他们的购物卡共计8000块,对吧。”
  “嗯。”
  八千块钱,对于三年前的楚非昀,已经顶天了。但对于现在的他来说,80万都只能让他眨眨眼。
  “这笔钱,县卫生系统掏不出。”
  “所以我给呀。”
  “那你我、月入几万的小戴,年入好几百万的小杨和唐老师,这些人都走了之后呢?”
  “那关我啥事儿呀,你在这儿,我来了这儿,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呗!”
  秦风为他的直线思维惊了一跳,想了想又再确认:“你没想过,当这儿的老年人都习惯了体检有钱拿才来,后面来的、每月只有两千块的医生,怎么办?”
  楚非昀瞪大眼睛:“下一个医生的工作,他要人来检查,经费他自己解决呀。
  不说有可能来一个更有钱的,要不他做场直播求打赏啊啥的。常剪个乡村生活视频,联系下网站编辑看怎么合作,几千块钱搞不来?那企业捐款总行了吧,在同学群里吆喝一声,总有一两个当老板的吧,回头给他生意也想想办法呀。自己动脑子总饿不死。”
  “这不失为个体的好方法。但你想一下流量从何而来,现在来说,几乎都是以专业或垂直内容。哪个医生有空天天逛村子拍视频?再说如果每个乡村医生都这样搞,内容同质化,大家看腻了,网站还扶持吗?
  为了保持业务水平,哪个医生不天天看科研论文看指南看条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