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2 / 3)
祁曜君静了一下,垂眸看她:
“你之前说这是你看过的话本,那对于丞相,你应该了解?”
季月欢点点头,一语道破丞相的真实身份:
“朔太子赵沛。”
原著说起来,是个很恢弘的故事,丞相的身份自然也不只是丞相那么简单。
魏钦章,原名赵沛,前朝太子。
朔帝暴虐,百姓生灵涂炭,逼得四方群雄起义,其中一伙人,即,以贺彦为首带领的贺家军杀进皇宫,逼得朔帝自尽于观星台,而赵沛被宫人带着出逃,自此改名换姓,成为魏钦章。
一时间,贺彦声名大噪,一跃成为群雄起义中最赫赫有名的一方人物。
而祁曜君的父亲所带领的祁家军,正是贺彦最大的对手。
当时甚至有北贺彦,南祁振的说法,两人是一统天下的热门人选,只不过贺彦是北下,祁振是南上,朔京城更靠近北边,所以被贺彦先一步攻破罢了。
有点类似于项羽火烧阿房宫,但最后一统天下的人却是刘邦这样的剧情。
赵沛势单力薄,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复仇。
于是他苦心经营,最终成为祁振手下的第一谋士,表面是和祁振出生入死的兄弟,实际是想利用祁振为自己报仇。
事实证明他果然没有看错人,祁振最终打败贺彦,建立大曜。
赵沛则开始谋划夺回属于自己的江山。
由于朔帝的名声实在不好,赵沛不敢打着恢复大朔的旗号,也不敢让人察觉到自己的身份,所以夺位的理由是——先帝有勇无谋,当初若不是他献策,这大曜江山归谁还不好说,当然要归他所有。
但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话也没错。
作为大朔曾经的太子,他对大朔的国土很是熟悉,很多时候都能根据不同的地形作出最佳的战斗策略,将己方损失降到最低。
——原著里魏钦章说过,他最后悔的一件事便是,没有在群雄起义之前,将自己的父亲杀死。
否则大朔由他登帝,未必会变成后来满目疮痍的样子。
不过这话也就是说说,朔帝手里有暗影卫,他便是有贼心也没有贼胆。
总之时也命也,他从堂堂一国太子,变成辅佐两朝帝王的丞相,心中不可谓不憋屈。
而先帝呢?也是个与虎谋皮的狐狸。
他早就知道丞相的身份,却假装不知道,利用魏钦章的情报优势,一步步为自己打下大曜江山。
但代价便是,新王朝并不稳固,如一幢岌岌可危的大楼,随时有坍塌的风险。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而守江山的重担,则交到了祁曜君手里。
听季月欢大致说完,祁曜君扬了扬眉,“怎么没提到皇后?”
季月欢翻了个白眼,“因为原著就集中在朝堂,对你的后宫提都没提,我知道个屁。”
祁曜君想想也是,她但凡知道得多一点,想来也不会这么坐以待毙。
他叹了一口气,缓缓解释: ↑返回顶部↑
“你之前说这是你看过的话本,那对于丞相,你应该了解?”
季月欢点点头,一语道破丞相的真实身份:
“朔太子赵沛。”
原著说起来,是个很恢弘的故事,丞相的身份自然也不只是丞相那么简单。
魏钦章,原名赵沛,前朝太子。
朔帝暴虐,百姓生灵涂炭,逼得四方群雄起义,其中一伙人,即,以贺彦为首带领的贺家军杀进皇宫,逼得朔帝自尽于观星台,而赵沛被宫人带着出逃,自此改名换姓,成为魏钦章。
一时间,贺彦声名大噪,一跃成为群雄起义中最赫赫有名的一方人物。
而祁曜君的父亲所带领的祁家军,正是贺彦最大的对手。
当时甚至有北贺彦,南祁振的说法,两人是一统天下的热门人选,只不过贺彦是北下,祁振是南上,朔京城更靠近北边,所以被贺彦先一步攻破罢了。
有点类似于项羽火烧阿房宫,但最后一统天下的人却是刘邦这样的剧情。
赵沛势单力薄,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复仇。
于是他苦心经营,最终成为祁振手下的第一谋士,表面是和祁振出生入死的兄弟,实际是想利用祁振为自己报仇。
事实证明他果然没有看错人,祁振最终打败贺彦,建立大曜。
赵沛则开始谋划夺回属于自己的江山。
由于朔帝的名声实在不好,赵沛不敢打着恢复大朔的旗号,也不敢让人察觉到自己的身份,所以夺位的理由是——先帝有勇无谋,当初若不是他献策,这大曜江山归谁还不好说,当然要归他所有。
但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话也没错。
作为大朔曾经的太子,他对大朔的国土很是熟悉,很多时候都能根据不同的地形作出最佳的战斗策略,将己方损失降到最低。
——原著里魏钦章说过,他最后悔的一件事便是,没有在群雄起义之前,将自己的父亲杀死。
否则大朔由他登帝,未必会变成后来满目疮痍的样子。
不过这话也就是说说,朔帝手里有暗影卫,他便是有贼心也没有贼胆。
总之时也命也,他从堂堂一国太子,变成辅佐两朝帝王的丞相,心中不可谓不憋屈。
而先帝呢?也是个与虎谋皮的狐狸。
他早就知道丞相的身份,却假装不知道,利用魏钦章的情报优势,一步步为自己打下大曜江山。
但代价便是,新王朝并不稳固,如一幢岌岌可危的大楼,随时有坍塌的风险。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而守江山的重担,则交到了祁曜君手里。
听季月欢大致说完,祁曜君扬了扬眉,“怎么没提到皇后?”
季月欢翻了个白眼,“因为原著就集中在朝堂,对你的后宫提都没提,我知道个屁。”
祁曜君想想也是,她但凡知道得多一点,想来也不会这么坐以待毙。
他叹了一口气,缓缓解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