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41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勉强供给了九原郡、云中郡和雁门郡后,秦国的粮仓几乎都空了。
  蜀中、南秦、南楚的粮食缓解了燃眉之急,但今年粮仓里的粮食只能勉强应付到来年夏季。
  如果明年再遭遇一次灾害,秦国就会发生饥荒。
  朱襄得知此事时都有些绝望。
  秦国休养生息了这么久,粮食积攒了这么多,场大战,再加上两年饥荒,秦人还是会立刻从温饱跌入饥荒。
  这个时代的抗灾能力太差了,差得让人一旦连续遇到自然灾害,几乎看不到希望。
  所有人都在期盼来年风调雨顺。
  只要来年风调雨顺,就能熬过去。
  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也不会为众生的祈祷手下留情。
  今年的冬季在快开春的时候,连续一月未下雨雪。
  ……
  咸阳宫,群臣正在激烈争论。
  显而易见的,今年秦国肯定会遭遇饥荒。
  这时候给秦王子楚的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直接与五国开战,一边消耗秦国的青壮人口,一边抢五国的粮食缓解饥荒,把矛盾转移到五国;
  第二条路,收缩攻势,裁减准备进攻五国的常备军,让他们回归乡野,减少军粮压力,让更多的人口加入农业生产。
  两者都有优劣。
  后者见效慢,且会拖累现在已经展开的攻势,可能秦国又要缓好几年才能重新举起战旗。优势是能保住秦国已经经营十多年的“仁义大国”名声,攻占天下后治理会更容易。
  秦王子楚坐在王座上一言不发。
  如果是十几年前,秦国会毫不犹豫地出兵。
  因为那时秦国的思维还是“争霸”,还没有“统一天下后他国人也是秦国人”的意识。为了转嫁国内矛盾,秦人不会管他国人的死活。
  现在秦国出现两方思想旗鼓相当。十几年“大一统”思想潜移默化,已经让秦国卿大夫有了“天下人即秦人”的概念,明白秦国在统一战争中积攒了多少怨恨,待统一天下后就会十倍甚至百倍地偿还。
  但主战的一方认为,以后的事以后再考虑,现在尽快转移秦国国内矛盾才最重要。
  他们中大部分是老将。
  现在继续攻打五国,他们还能看到秦国一统的那一日。若秦国再次收缩战线,休养生息今年,功劳就轮不上他们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追求的利益,因利益选择自己坐的位置。
  秦王子楚选择哪一边?
  秦王子楚罢了几日朝议,回到朱襄的庄子,拒绝了所有求见,只与蔺贽、蔡泽两位友人在庄子中痛饮。
  蔺贽和蔡泽都只陪着秦王子楚喝酒,没有提任何朝堂的事。
  秦王子楚醉了醒,醒了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