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阿沅有意撇开这个话题,便收了铜板,把做给三个表妹的绢花拿了出来:“姑姑,这是我给表妹们做的绢花,你替我拿回去给她们。”
  芸娘一见这做得和真花一样的绢花,心里欢喜,可还是忍不住训道:“你有这等做绢花的功夫,还不如多做一个香包多赚几文钱。”
  阿沅知道姑姑是为了自己好才说这些话的,也不在意的把绢花放进了姑姑的篮子中。
  “算了,绢花也不是什么正事,我且把重要的事说了。”
  听到姑姑话中“重要的事”,不知为何,阿沅心咯噔了一下,总觉得与她而言是不是重要的事。
  “姑姑这些天也没闲着,跑了许多个地方给你寻亲事,有两户人机是姑姑比较中意的,离何家村也远,你阿娘他们也寻不到那里去。”
  果然……
  阿沅心里梗了梗,不敢露出半点端倪,只委婉道:“姑姑,我不着急的,这事也急……”
  话还没说完就被姑姑打断了:“怎能不着急?!不久就要科考了,你继父若真的考上举人,在这个清水镇寻到你也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阿沅闻言,顿时沉默了下来。
  是呀,她怎么忘了,再过不久就要恢复科举了。
  继父若是考不上举人还好,若是考上了,只要她还在清水镇,他就能寻到她。
  若是寻到了她,还不打算放过她的话,那她岂不是连累了霍爷?
  想到这,阿沅脸色蓦地一白,顿时失了神。
  第32章 献计策 大胆的计策
  芸娘与侄女说了一番那两户人家的身家背景。
  一户是渔民, 常年住在海边。离清水镇要走四五日,再从何家村到那海边,就是七八日了, 这算比较远了。
  再者渔民甚少到县城去, 阿沅只要好好待在渔庄,少些出来就可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
  那户人家姓周,年纪二十。
  另一户是猎户,虽没有田地,但是这些年也存下了不少银子,买了山头种树, 往后也不愁吃穿。
  猎户姓郑,年纪大些,大概二十六七岁。前头有过一个媳妇,但后来没了, 这回是续娶。虽是鳏夫,可胜在人长得周正,人品也不错。
  那猎户的山头离何家村也有七八日的路程, 因偏僻,自然很难寻得到。
  因是猎户,常年住在山上, 也不常到人多的地方,如此也听不到什么传言。
  芸娘的意思是,等阿沅成婚和丈夫培养深一些感情后, 再慢慢的把何家的事情告诉他。
  “姑姑这也太着急了, 我、我也没存下银子。”阿沅拒绝得委婉道。
  芸娘却是劝道:“也不着急了,先把这事定下来,再过几个月就办, 到那时候你多少也能存下一些银子。你女红好,等嫁了人之后也还是可以继续做的,而且那两个人家的人品我都打听过了,错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先不说旁的,就先见一见,不合适到时候再说。”
  阿沅现在因做贼心虚,心虚得慌,且看姑姑的神色,只怕难以拒绝。
  心下微转,心想就见一见,到时候再寻些不合适的理由来回绝了。
  芸娘知道阿沅每三日都会来一次绣品铺子,也就说先等消息,等确定后就让人留个信在掌柜那处,又或者她亲自到镇上来。
  阿沅与姑姑别了之后,去了一趟市集,精打细算的买了菜后就回了打铁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