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28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小心地在里面挑选着,把完好的瓷器挑了满满两网兜。
  三人才艰难地带着三网兜的东西回到游艇。
  一回到船上,他们顾不上休息,就开始仔细查看这些收获。
  王景行拿起一根金条,那沉甸甸的重量让他切实感受到了它的价值。
  每根金条大约在 1 千克左右,这个重量既方便在交易和储存时进行操作,又能确保每根金条都蕴含着足够的财富。
  在金条的一端,清晰地印有东印度公司的标志。
  这个标志由一个圆形和内部复杂的图案组成,圆形象征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内部的图案则是公司的象征,也许是一艘乘风破浪的帆船,代表着公司依靠强大的海上力量进行贸易和掠夺。
  刘世杰看着金条,兴奋地说道:“这些金条真的来自荷兰东印度公司,可以肯定,这艘沉船就是东印度公司的。”
  王景行轻轻捧起一件青花瓷盘,盘子直径约三十厘米,胎体洁白细腻,质地坚硬,迎光透视,可见胎体微微泛出淡淡的肉红色,这正是康熙后期瓷器胎质的典型特征。
  盘沿微微外撇,线条流畅自然,宛如美人的裙摆。
  盘心绘制着一幅精美的花鸟图,画面中,一只五彩斑斓的鸟儿停歇在绽放的花枝上。
  鸟儿的羽毛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得栩栩如生,每一根羽毛都根根分明,仿佛能感受到它在微风中轻轻颤动。
  花朵的色彩鲜艳夺目,花瓣层层叠叠,花瓣边缘用淡淡的青花勾勒,更显立体感。
  花瓣上的青花发色浓郁,深入胎骨,呈现出一种深沉而神秘的蓝色,宛如蓝宝石般迷人。
  盘身的外壁则绘制着一圈缠枝莲纹,莲纹的线条婉转流畅,疏密有致,每一朵莲花都形态各异,却又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妙的图案。
  这种海捞瓷因特殊保存环境而独具特点。
  由于长时间处于海水和海底泥沙中,胎质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王景行发现这件瓷盘胎质颜色变深,带有明显的水渍痕迹,呈现出不均匀的色泽。
  长期浸泡后,釉色变得更加深沉、温润,原本的青绿色调出现微妙变化,颜色更加柔和。
  瓷器的釉层出现开片现象,开片纹路如同蜘蛛网,且纹路中渗入海底的矿物质等物质,导致颜色与周围釉色不同,形成独特的 “沁色” 效果。
  由于一直埋在泥沙中,倒是没有藤壶、贝类等海洋生物的残骸或附着印记。
  底部居然有落款,还是“大清康熙年制” 六字双行楷书款。
  这一箱瓷器,也是王景行在海底精心选择的。
  他通过透视发现埋着的大量瓷器,大部分都是没有落款的。
  有一些落有吉祥语款,如 “福”“寿” 等。
  只有少数有落“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或篆书款。
  这种有落款的瓷器,基本都是官窑烧制的外贸瓷。
  这类官窑外贸瓷数量有限,主要供应给外国皇室、贵族等高端客户。
  其他民窑外贸瓷的落款形式多样,有的落干支纪年款,方便记录生产年份。
  有的落堂名款,代表窑厂或商家名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