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24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居然是一件比银色兔毫盏更加珍稀的“供御”款乌金盏。
  经典束口器型,盏壁自口沿处优雅内收,形成流畅的抛物线,至腹部陡然外扩,恰似含苞待放的墨色莲盏。
  圈足规整如月,修胎利落,可见旋坯痕如涟漪层层荡开。
  持盏时掌心沉坠,胎体厚达七八毫米,却因精妙的重量分布显出举重若轻的雅致。
  釉面宛如子夜凝就的玄冰,初观似墨,细察却透出幽幽绀青。
  不同于常见的兔毫油滴,此盏釉面呈现罕见的"镜面乌金"效果,光照可鉴人影,墨色随着光线流转忽而似深海玄铁,忽而如鸦羽初拭。
  当初王景行从密室发现24件保存完美的宋代建盏,给了林文硕两件,自己留有22件。
  现在通过公开拍卖,卖了一件。
  接下会参照拍卖价和古董市场的行情,每几年出一件。
  王景行查了很多资料,仔细辨认并按类归置,数了数这批建盏居然有9种之多。
  除了曜变盏和蓝盏秘密收藏。
  其他银兔毫盏、褐色兔毫、银鹧鸪斑、乌金盏、金兔毫盏、金鹧鸪斑盏和油滴盏,每种留一到两件就行。
  收藏太多了也没意义。
  当然,也不能太密集出货。
  不然价格肯定要大跌。
  最好是每隔几年秘密交易一件。
  很多买家也不希望交易公开。
  杨子安顾不得问话,神情认真地鉴定起来。
  盏心积釉处形成一圈神秘的"曜变光环"。
  强光透射时,可见七彩虹晕如佛光隐现。
  外壁近足处自然垂流十道釉泪,凝如黑玉,其中三条釉泪末端竟泛出孔雀翎羽般的幻彩。
  这可是千年窑火造就的意外之美。
  铁足露胎处阴刻"供御"二字,刀锋入胎三分,与建窑遗址出土的官样标本完全吻合,堪称鉴定真伪的"胎记"。
  釉面开片纹路细若发丝,呈"百圾碎"状自然延伸。
  轻轻叩击,声如击磬。
  杨子安大吃一惊:“这就是传说中的乌金盏吗?”
  “对,应该说唯一保存完整的乌金盏。”
  国内曾出土过一件非常罕见的宋代建窑乌金釉银毫大撇口盏。
  口径甚至达到21.6厘米,可惜是残缺的。
  王景行这件口径虽然只有12.3厘米,但保存完好,而且还是"供御"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