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23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天,王景行刚到店铺没多久,手机便突兀地响了起来。
  他拿起一看,屏幕上显示着钱文墨的名字。
  “景行老弟,明天有空吗?”电话那头传来钱文墨带着几分笑意的声音。
  想到上次一起竞拍之后还没见过面,王景行嘴角微微上扬:“明天有空,钱老有什么事?”
  钱文墨哈哈一笑,兴致勃勃地说:“我上次不是拍下王时敏的《山林雅聚图》嘛,几个朋友闹着要办一场书画交流会,每个人带一幅书画作品,大家在我的清雅斋交流交流。你也来吧。”
  王景行一听,心中猛地一动。
  他恰好从津门得来76幅字画,每一幅都是国宝级别的珍品。
  这次交流会,无疑是个绝佳的机会,可以拿一幅相对安全的出来,试探一下市场的反应。
  “好啊,钱老,我一定准时到。”王景行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王景行到达的时候,清雅斋里已经聚集了好几个人。
  除了钱文墨,还有陈德章、李邦柱这两位老朋友。
  此外,还有三位王景行不认识的人。
  经钱文墨介绍,才知道分别是来自苏城的书画鉴赏家张明远、杭城的古玩商人周子谦,以及一位金陵本地的收藏家李文轩。
  三人看上去都是五十多岁的年纪,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自信。
  大家先是礼貌地寒暄了几句,诸如“久仰大名”“最近可收到什么好物件”之类的话语,随后便迅速进入了正题。
  钱文墨作为东道主,率先展示了他那幅王时敏的《山林雅聚图》。
  画卷缓缓展开,画中山水清幽宁静,远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其间,仿若仙境。
  近处溪水潺潺流淌,溪边几位文人雅士围坐一起,或吟诗作画,或举杯畅饮,人物栩栩如生,神情姿态各异。
  笔墨细腻入微,每一处皴擦、每一抹渲染都恰到好处,意境深远悠长,引得众人连连赞叹。
  “钱老,这幅画可真是王时敏的精品啊,这意境,仿佛能把人带入那个山林雅聚的场景之中。”陈德章由衷地赞叹道。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钱文墨自然哈哈大笑,这幅王时敏的画,确实是他最珍贵的收藏了。
  当陈德章展开手中八尺素绢时,刹那间,空气中似乎有松风拂面而来。
  居然是文徵明的《云壑松风图》。
  这幅画以青绿为底,墨色皴擦出的山石肌理犹如斧劈刀削般刚劲有力,山腰间数株古松虬曲盘桓,枝干以篆籀笔法勾勒,古朴而苍劲。
  松针细若毫芒,却根根分明,在微风中仿佛轻轻颤动。
  文徵明特有的“细文”笔法在远景处展现得淋漓尽致——用淡墨渍染出的层峦在雾霭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宛如梦幻之境。
  溪桥上拄杖老者的衣纹竟以游丝描绘就,细腻至极,连腰间玉佩的缨穗都清晰可辨,仿佛能随风飘动。
  陈德章轻抚卷轴侧边的火漆印,一脸自豪地介绍道:“这是衡山先生七十三岁盛年之作。诸位请看这‘停云馆’收藏印,与《石渠宝笈》著录的钤印方位完全吻合。”
  他指向画心右上角朱文方印,在题款“徵明写于玉磬山房”下方,果然有项元汴“天籁阁”骑缝章半枚,印证此画曾为明代收藏大家经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