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后他将信纸放入灯下焚烧,对壹说:“我清楚了,稍后就去办。”
  壹不擅言语,闻言点了点头,消失在雅间里。
  周括有些不解,他摸着后脑说:“陛下和这个叫余南叶的关系是不是太好了?”
  他们来镇上两个多月了,这两个月,他时常能看到陛下护着一名少年。
  就算那人救了陛下,陛下什么身份,也犯不着如此对待那名少年。
  齐蔺全当没听见周括的牢骚,叫来自己心腹,把陛下吩咐的事安排下去。
  距安排下去已过好几日,南州府城最大的酒楼里,说书先生声情并茂讲述余南叶的故事。
  在说书先生的讲述下,余南叶乃神农转世,出生于村户人家,从小善耕。
  他种出来的菜颗颗饱满,后来父母离世,年幼的余南叶独自生活,终于攒够赶路的银钱,不远万里来到南水村,投奔亲戚。
  哪怕是在南禹国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种子经他之手,都能摆脱噩梦,生根发苗,枝繁叶茂。
  按照陆柘景的意思,一定要狠狠夸余南叶。
  不仅说书先生夸,还有好几位有名的大师,为余南叶写话本。
  书肆一上新余南叶的话本,就被人疯抢一空。
  九月底,花生和土豆也熟了,十亩地的花生和土豆被运往县城、府城。
  有关余南叶的话本也从府城流传到县城,南州县的几家书肆《南语传》卖得最好,其他的话本都要排在这本话本后。
  有在县学读书的书生回乡时,特意从县城书肆里买了《南语传》回镇上,和曾经的同窗交流,下意识谈论起《南语传》。
  这场文人雅会中就有张翰墨。
  张翰墨在镇上学堂读书,上个月家中来信,说有县学的夫子来村学教书,让他辞了学堂回村学读书。
  然而夫子这边受益他良多,他不能做那等良心狗肺之人,便一直没回村。
  此时听昔日同窗所言,越听越觉得奇怪。
  这人口中之人怎么越来越像他们村的余南叶?
  张翰墨忽然觉得自己是该回村看看了。
  余南叶对此毫无所知,他只知道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第99章
  自陆柘景消失在朝野已有半年, 据齐蔺和暗子那边传来消息,以端王为首的党羽似乎等不及了。
  端王想名正言顺上位,要么找到帝王遗物, 要么就是传国玉玺。
  他手上只有证人德元。
  一个小太监的言辞难以服众, 甚至还会有大臣将罪名扣到德元身上。
  一个小太监死了便死了, 但若是毫无作用, 便白费了他先前一番布置。
  端王暂时没弃了德元这颗棋, 而是琢磨如何让读书人推崇自己, 百姓们亦拥戴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