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庭芜抱着铜镜,良久看着长长宫道上并无一人经过,很是叹气。
  “看来今年的愿望是不成了,姜姑娘未曾抱镜出门,今日还是有机会的,真不试试啊?”
  满初和殿中婢子都跟着他看过去,立在红梅树下的青衣女子单薄孤冷,眉眼浅淡,只是静静看着他们胡闹。
  门口小太监笑:“庭小公子,女使性子淡,想来是不爱这些习俗的。”
  安乐殿中一静。
  是了,这一年多自姜女使来了安乐殿,殿中一日比一日好,但姜女使从来就是这副不疾不徐的模样。
  但各宫接连不断的找事,女使却能应付自如,也确实算得上安乐殿之幸。
  庭芜干脆将铜镜收起来,大大咧咧道:“姜姑娘,听镜不过是个民俗,不喜欢就不喜欢吧,就算不听镜,你将来也是万事顺遂,一切都好。”
  “这个就不用放在心上啊!”庭芜摆摆手,戳了两下雪灯。
  门口小内宦也笑盈盈上前几步冲姜藏月行礼。
  半月前,若非姜女使与高公公美言,只怕他得罪了人逃不脱一个乱棍打死的下场。
  小内宦瞧着也不过十四的模样,满脸感激:“姜女使,奴才拿不出什么趁手的好东西,但您的救命之恩奴才心里记着呢。”
  “这宫里拜高踩低多了去了,您当真是心肠好。”
  庭芜睁大眼:“你怎么了?”
  小内宦嘿嘿笑:“就半月前的事儿。”
  姜藏月方收回目光,跟前就挤入了一个脑袋。
  “师父。”满初娴熟地贴着她:“明个儿初一咱天不亮可以刨土埋面团蛇,豆子和鸡蛋。”
  师父不去她就帮着埋,边埋边念叨——蛇行则病行,黑豆生则病行,鸡子生则病行。
  “这是什么习俗呢?”庭芜有些好奇:“我怎么没听说过?”
  满初翻白眼:“庭小公子哪儿能什么事都知道,当自己百晓生?”
  庭芜挑眉:“可不是?”他似想起了什么,遂开口:“圣祭堂东家也送了年礼给姜姑娘。”
  昨日他去给铺子工人分红遇上的薛是非。
  “年礼。”薛是非递上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松懒至极:“如今怎么着我也是姜姑娘的嫡亲兄长了,送点礼给妹子也是应该的。”
  青年一身绯红鸾鹤锦袍,外罩火狐大氅,顶着双多情的桃花眼,硬是如同‘白壁买歌笑,一醉轻王侯’的纨绔子弟模样。
  “假的真不了。”庭芜不服气:“你说姜姑娘是你妹子就是你妹子?不过是逢场作戏。”
  薛是非声音含着笑,像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戏谑。
  “我与姜妹妹的事儿可不是你知道的。”
  若要认真来说,岂不是也算是话本子上的青梅竹马。不提青衣杀人那事儿,不提青衣制香放毒这事儿,那还是良善的邻家妹妹,顶多凶残了一些。
  不过当年青衣妹妹几乎是门主手把手教出来的人,论内力远在他们之上。若是要动真格,说实在他打不过她——被按着打的时候比较多。
  薛是非随意一笑:“年礼记得带到,算是兄长的一番心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