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11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说宋积云要用玉瓷烧佛像,几位大师傅都不约而同地沉默下来。
  “怎么?有困难,却不知道怎么和我说?”宋积云笑道,示意身边的丫鬟给在座的众人续茶。
  罗子兴仗着自己是宋又良在时的老人,宋积云平时颇为敬重他,第一个开口:“从前老东家在的时候,也不是没想过,可烧佛像和其他东西不一样,得做模具。景德镇能做模具的人不多,做得好的就更不多了。”
  他说到这时顿了顿,语带犹豫继续道:“这倒是其一。再就是玉瓷的泥料,一直以来都是老东家自己掌握的,若是我们大批量的做佛像,不知道泥料够不够?”
  既然宋桃用了,宋积云也不准备藏着掖着了。
  她笑道:“玉瓷的泥料也没什么特别的。它是从福建德化弄过来的。若是我们要大量的烧制佛像,就想办法大量地从德化进泥料好了。”
  众人大惊。
  只有把桩师傅罗子兴若有所思。
  宋积云含笑喝了口茶,这才道:“大家想办法找模具师傅吧!若是不成,想办法从德化挖人也成!”
  至于景德镇其他的窑厂会不会从中嗅到商机,那就看各人的本事了。
  她原本就没有准备一直做所谓的“玉瓷”。
  毕竟玉瓷是低温烧制的瓷器,没有景德镇的高温烧出来的瓷器颜色持久。
  这也是为什么她父亲在世的时候只用玉瓷烧祭祀用瓷而不用它烧日常瓷的重要原因。
  宋家窑厂要想做得长久,最终还是要做高端市场,回到高温烧制瓷器上去的。
  (本章完)
  第165章
  周正等人忙收敛了心思,道:“那我们就按大小姐的意思,先想办法找本地的模具师傅,若是实在找不到,就想办法去福建德化请人。”
  宋积云点头。
  众人又商量了些窑厂的事,然后各自散了。
  可模具师傅不是那么好请的。
  周正等人忙好几天,也不过找到了两、三个愿意到宋家窑厂做工的。
  宋积云并不看好“玉瓷”的生意, 特别是在她已经泄露了部分配方的情况下,她主张最好是在本地找,去德化请了师傅过来,到时候“玉瓷”的生意不行了怎么办?
  现在的人,在什么地方做活,只要不出重大的意外事件, 都会做一辈子。
  她总得给人一个交待。
  宋积云问周正:“如果我们把佛像坯胎外包给别人, 你看怎么样?”
  周正不明白:“外包?怎么外包?万一那些人拿了泥料,以次充好呢?或者是随便糊弄我们,一烧就裂成两半呢?”
  有些瓷器,特别是大型的瓷器,并不是一次性拉坯或者倒模成型的,而是把器物分成好几个部分,各做一部分,最后拼凑在一起。拼凑不好,会烧得四分五裂。
  宋积云沉吟道:“若是我们提供场所,他们到我们的作坊来计件呢?”
  这样一来,他们原本属于哪家窑厂还是属于哪家窑厂。
  “我们给窑厂一部分管理费。”她斟酌道, “或者是,我们把这门生意和景德镇其他的窑厂, 特别是一些小窑厂共享,会不会好一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