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科长自己做不了主,需要回办公室给厂长打电话请示。
  许厂长自己就是当厂长的,对于领导的心态还是有把握的,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是把长久积压的货品赶紧出手了,难道还留着过年呐?
  机动物资在之后再生产就是了。
  果然,没到二十分钟,李科长就笑容满面地给啤酒厂二人带回了好消息。
  *
  解决了厂里酒瓶和供货的问题,戴誉向许厂长请了三天假,参加省里举办的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
  与他一起的,还有厂妇联的刘宁。
  这次大会的举办地点,是在省人民委员会也就是后来的省政府大礼堂。
  上午八点半,戴誉二人结伴抵达礼堂所在的那条街时,远远看到有许多穿戴一新,胸前佩戴党徽和大红花的男女青年走上礼堂那条长长的阶梯。
  刘宁与他互看一眼,感慨地问:“咱俩是不是太不进步了?”
  “好像有点。”戴誉也颇觉好笑。
  他俩既没有党徽,也没给自己弄个大红花戴戴,看着就不像什么积极分子。
  刘宁摇头叹道:“咱俩算是捡了大便宜,当初这两个名额本是要拿去车间分给先进工作者的。不过,我们许主席为了把扫盲班办好,愣是将它拿出来激励扫盲班的老师了。”
  戴誉扶上他的肩膀:“那就走吧,别浪费了许主席的一番美意。咱也跟全省的优秀青年们多多交流学习。”
  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共有六百多人,大家都是来自农村、工厂、医院、学校以及机关单位的青年积极分子。
  当戴誉二人持着代表证进入会场时,其中大半的座位已经坐上人了。按照代表证上的座位号,在会场的中间位置,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甫一落座,刘宁就摇晃他的手臂,指向前方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少年。
  “你快看,居然还有小学生来参会!”像是在看什么西洋景。
  戴誉也有点好奇。他原以为自己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就能来参加这个大会,已经算是很年轻的了。
  谁知来到现场才发现,大家不但都很年轻,甚至还有十三四岁的小学生夹在其中。
  坐在戴誉邻座的一个男青年听了他们的话,出言解释:“那是荣城五星公社东风大队的儿童蔬果生产队的队长,他们全队三十个队员都是与他年纪差不多的少先队员。”
  戴誉诧异:“这么小的孩子就组成生产队啦?”
  那男青年点头:“他们这个儿童生产队很出名的,已经有快十年的历史了,每次省里举办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必有他们的队长出席。”
  “那他们这个生产队的队长也得换好几茬了吧?”刘宁接话问。
  “那是自然,半大的孩子长到年纪就可以正式下地赚工分了。在此之前,他们就在儿童生产队里劳动,开荒、造肥、种植蔬果,这些孩子都很能干的。”
  戴誉二人了然,又与对方互通了姓名。
  那男青年叫汪正道,是轻工业部在省城轻工业设计院的设计员。因为实验成功了一种防毒涂料,被院里的领导推举了过来。
  戴誉仔细观察座位附近的年轻代表们,发现大家的革命热情确实都很高涨。连肢体动作中都充满激情,透着这个年代特有的青春朝气。
  与会代表们都很激动,有些人可能是经常参加表彰大会的积极分子,已经是熟面孔了,大家彼此打着招呼。
  就连戴誉这个自认没什么特别成绩的,都不断地被人上前搭话。原因当然是他给厂里拍的那一套宣传画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