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袁,你不会是不敢应战吧?”许厂长斜睨着他激将。
  “激将法对我没用,你要搞竞赛找白酒厂和糖厂搞去!”袁厂长对他拙劣的激将法不感冒,抬手指了一下一直旁观看热闹的糖厂厂长和白酒厂厂长。
  糖厂厂长摇头:“这法子倒是挺有意思的。不过咱们都不是一个品类的产品,怎么搞竞赛?”
  袁厂长的意志极其坚定,任许厂长说破了嘴皮子,就是不答应。
  看着许厂长与戴誉离开,一直没什么动静的郭为民凑过去,跟袁厂长汇报道:“厂长,上午你们开会的时候,我问了许厂长的秘书戴誉,他说二啤还有一成半的进度没完成呢!咱们只有百分之十,这个竞赛应该是有搞头的。”
  袁厂长斜瞟他一眼,轻哼道:“他说啥你就信啥?万一是老许为了拉咱们入伙故意交代他这么说的呢?”
  郭为民迟疑道:“不能吧,戴誉挺年轻的,又是新上任的秘书。我看倒像是许厂长忘记交代他别报实数了。他听说我们和白酒厂生产进度完成那么快的时候,还挺惊讶的!”
  袁厂长没搭腔。
  老许是个精明人,哪能弄个草包在身边当秘书。
  “根据他们厂第三季度针对南方市场的出货数量推算,不可能还剩15%。”袁厂长摆弄着酒杯,沉吟片刻才道,“估摸着跟咱们差不多,在9%到11%之间吧。”
  另一边,走出国营饭店的许厂长蹙着眉想了半晌,才对戴誉叹道:“老袁不上钩啊,其实咱们两个厂的生产进度应该是差不多的,最后输赢真是说不准,没想到他这么谨慎。”
  “单看啤酒生产线,一啤比咱们厂的规模还要大一些,袁厂长有顾虑也情有可原。”戴誉劝道。
  “除了一啤,跟别的厂更没什么可比性,难道这竞赛还真搞不起来了?”许厂长背着手在前面噌噌地走,回头对戴誉说,“你再跟我说说京津是怎么搞同类产品竞赛的?”
  将竞赛模式大致说了一遍,戴誉分析:“我觉得人家那边组织这个活动,重点不在竞赛上,而在学习先进经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其实,一啤是老牌啤酒厂,在管理经验和技术层面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比如供应给机械厂和市里各大饭店的生啤,有不少顾客反映,我们厂的啤酒没有一啤的劲儿大。”
  许厂长点头:“咱们厂生啤的二氧化碳含量确实没有一啤的含量高,不够爽口。棒啤虽然好很多,但是行家也是能品出不足的。”
  众口难调,有人喜欢喝气足的,有人喜欢口感温和一些的。所以他们也没怎么费心改良工艺,所有产品的口感都比较温和。这一点就没有绿岛和一啤多样化。
  “如果能借着这个竞赛的名义,增强两个厂的交流学习,也是个不错的机会……”
  戴誉知道自己说出的这番话其实不怎么讨喜。
  各个厂都有自己的绝活,有些保密技术甚至只有一两个人知道,领导们未必会同意将厂里的技术对其他厂公开。
  这些年政府组织的参观学习考察团不在少数,但是大多只能学到管理经验,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带不走的。
  不过,他们也不是白拿人家的技术,可以互相交换。
  技术上的问题,本就需要多交流学习,大家都敝帚自珍,还怎么进步嘛。
  许厂长听了他的话以后不置可否,闷着头自己思索去了。
  下午的会议还没开始,戴誉在外面怪冷的,许厂长让他先进有铁炉子的会议室呆着。
  会议室里已经回来了不少人,一啤的袁厂长也带着秘书在第一排坐着。
  眼见许厂长做到了自己身旁,袁厂长戒备地说:“我可不跟你参加那个什么竞赛,你就别劝了!”
  许厂长摇头,凑过去在他耳边嘀咕了半晌。
  然后直起身,严肃道:“无论竞赛结果是什么,都可以在明年的第一季度进行交流。企业管理经验随便学,但是得提前约定好,至少要交换一项对方需要的技术。”
  袁厂长藏在毡帽下的眼里闪过精光。
  他们厂确实是有几十年历史的大厂,但是相对的,在技术方面也稍显落后。过去他们还能与苏联那边的酒厂交流学习,不过中苏关系紧张以后,这条路子就断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