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之意 第20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大概也解释了,我一个从来没有学过建筑的人,为什么能画出这样的一栋概念水上建筑。”
  “从我看清这个倒影开始,一切的焦点,就到了年仅八岁的我,手上为什么会有一个石膏模型。”
  梦心之的话,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好奇。
  梦心之却卖起了关子:
  “我想了好几天,怎么都想不起来,只好询问同在照片里面的我的父亲。”
  “根据我父亲的回忆,是我们当时语言不通,差点错过了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打卡。”
  “匆忙之间,他找了一个看起来像中国人的年轻人,帮我们父女两个,在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前面拍了一张合影。”
  “这个石膏模型,就是当时帮我们拍照的人拿在手上的。”
  “他帮我们拍照,我帮他拿了一下已经做好的建筑模型。”
  “自此,这件事情的焦点,就成了,谁是这个模型的主人。”
  梦心之说到这儿,第二天要做新郎的宣适出现了,他递给梦心之一个优盘。
  打开之后,是一段影像。
  出现在视频里的,是巴黎贝勒维尔国立高等建筑学院的教授。
  教授的手上,拿着曾经被梦心之托举手上的建筑模型。
  这个模型,作为优秀学生学业,一直被教授放在办公室里。
  除了模型成品,教授还保留了这个模型的设计手稿,并且这张成稿上面写批注。
  教授要求画稿的人,把原稿做成模型,和那一年贝勒维尔国立高等建筑学院的毕业展一同展出。
  教授在视频里面解释,之所以会特地写这样的一个批注,是因为这张设计稿,是一个临时来学校交流的交换生的作品。
  教授把拿在手上的图稿放到了办公桌的桌面上。
  镜头随着教授的动作下移,原本被用手挡住了的右下角,出现了交作业的截止时间和交稿人的签名。
  截止时间,是梦心之的第一张【极光之源】再往前推二十二天。
  这是极光之意外观可以追溯的最早时间点。
  交稿人的签名,用的是手写的艺术体。
  很难被模仿的——一直沿用至今的——专属于天才建筑师聂广义的——标准签名。
  发布会现场的记者全都懵了。
  聂广义也懵了。
  懵到完全没有注意到,有一大堆摄像头正对着他。
  两行眼泪不受控制地从眼角滑落。
  这是聂广义第一次当众失态。
  以至于忘了擦拭和掩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