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之意 第15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黄初三年,也就是公元222年。
  原本志在必得的曹植被曹操放弃了,输给了他的哥哥曹丕。
  曹丕登上王位,废掉汉帝,自立为天子。
  曹植自然而然成了最大的眼中钉。
  封地迁了又迁。
  写洛神赋的时候,曹丕给曹植封了一个鄄城王。
  曹植在从洛阳到新封地的路上,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洛神赋》。
  按照曹植本人的解释,他是【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当梦心之能看懂《洛神赋》之后,就对这个开头,产生了很多的怀疑。
  正常人,遇到一件钟情的姑娘,怎么爱,怎么表达都很正常。
  为什么非要扯上楚襄王和宋玉讲自己梦境。
  爱情,原本是最不好类比。
  我爱你,就像隔壁老王爱他的老婆。
  我爱你,就像梁山伯爱祝英台。
  我爱你,就像李隆基爱杨玉环。
  ……
  不管怎么类比,都会让人觉得怪怪的。
  毕竟,流传下来的爱情故事,多半都是悲剧。
  哪怕是牛郎和织女,那也是常年的“两地”分居。
  毕竟,爱情,原本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尤其是一见钟情这种事情。
  如果有人和你说,【我对你一见钟情,就像楚襄王梦见了宓妃】,想必听的人,并不会觉得快乐。
  这么写的人,也不太有一见钟情,那种内心充盈,急切想要表达的感觉。
  可是,如果不是爱到极致,又怎么能写出那么华丽的词句。
  上下五千年,形容女性的美,很难有能出《洛神赋》之右的。
  曹植究竟是怀揣着怎样的心态写下的洛神赋?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不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