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 第22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燕齐有灭国之仇,况且齐国的君王后出了名的不喜战事,燕国去齐国求助,只能自取其辱。
  要找帮手,就找能压制赵国的那个,要结盟,也要跟最强大的那个结盟。
  燕国就这么盯上了秦国。
  秦国这两年接连更换国君,燕国还以为秦国指不定要乱上一阵子,结果人秦国安稳的很,王权交接很是顺畅。
  燕王喜特地让使臣蔡鸟带着重金去秦国找秦国的丞相蔡泽求助,蔡泽为燕人,蔡鸟重金相求,不怕蔡泽不答应。
  结果蔡鸟刚到秦国,就听说秦国换相了,现在的丞相是吕不韦,秦王子楚托之以国事,自己万事不问,只顾着为先王守孝去了。
  消息有延误,蔡鸟也没继续打听蔡泽现在还在不在咸阳,他换了个方向,去秦国的安平侯府上拜访,毕竟,就连他这个燕人都知道,秦国有安平侯,便有如定海神针。
  安平侯的权势,是毋庸置疑的,若是能说动他,不比找蔡相差。
  结果,让人奇怪的是,他一连去了三日,安平侯府都大门紧闭,门可罗雀,与一街之隔的吕不韦相府上相比,不是一般的萧条凄凉。
  蔡鸟无法,只能摇头叹息一声“世态炎凉”,便收拾包裹,去吕不韦府上拜访。
  相较于蔡泽交还相印得封刚成君,吕不韦在为相之前,就得封文信侯,爵位比蔡泽的刚成君还要高一层,只比秦鱼的安平侯低些许,和白起的武安侯同级,当然,食邑要少上许多。
  这也怪不得吕不韦相府门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不是一般的热闹。
  蔡鸟经历一番波折之后才见到吕不韦本人的面,他按照来之前燕王的吩咐,以燕国河间十城封给吕不韦,换取秦国出兵攻打赵国,以解燕围。
  河间就
  如南阳、河内、上党等地名一样,不是特指某一个城,而是特指某一个区域。
  河间,河间,顾名思义,它是处在两条河流之间的土地。
  相比于后世黄河向南改道,现在的黄河,还是安稳的在古河道上流淌着,同时,在宿胥口,向北向南各有了一个分叉,分别在海河口,后世的天津注入渤海。
  这两个分叉支流之间的土地,就是河间地,属于燕国。
  众所周知,有河流的地方,就会有人口聚集,河间虽然偶尔有水患之忧,但在诸国大兴水利修渠铸造堤防的情况下,河间地,就成了一块产粮宝地。
  面对这样的膏腴之地,吕不韦是心动的,但是,他甫为相,说实话,秦国的兵,他不大能指挥得动。
  吕不韦去找秦王子楚,将燕国的条件和请求说给秦王子楚听。
  这样既能从燕国不费一兵一卒的获取城池,也能师出有名的攻打赵国获取赵国的土地的好事,秦王子楚没道理拒绝。
  而且,秦王子楚想要立君威,本来就已经开始打算去猎取土地了,现在燕国送上门来,去攻打赵国,还是去攻打韩国、魏国,有什么差别吗?
  但是有一点,秦王子楚和吕不韦一样,他发现自己这个新任秦王,对自己国家的军队,好似用不顺手。
  指挥军队的虎符是在他手上没错,但他召见将军的时候,这些实实在在领兵打仗的将军们,总是要问上一句:“大王可问过武安侯了?”
  “大王可问过安平侯了?”
  “蔡相呢?蔡相谋国多年,大王应多向蔡相问计......”
  能混军队的人身上都有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莽劲,秦国以武功治国,只要秦国还打仗,就得用这些将军,只要身上有军功,这些将军就都不怕死。所以,秦国的这些领兵将军们,有些话,在秦王子楚面前都很敢说。
  君王面前广开言路,这可是秦国多少年定下的老规矩了,大家有话说话,就事论事,都不用憋着。
  其实就是一个意思,他们日子过的好好的,他们不想换上司,觉着不习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