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温向平坐在书桌前抱着吉他拨弄着弦,随调哼唱,桌边一根笔一张纸,便于一瞬间福至心灵,删减写改。
  如此过了大约半月有余,一首完整的歌曲就被放在了许城阳的桌面。
  “『杀破狼』?”
  许城阳饶有兴趣的念着这个歌名,眼睛扫过歌词的同时又问道,
  “请何老看过了?”
  温向平颔首,
  “是,改了几处字词。”
  许城阳哈哈一笑,
  “既然向平完成的比预计的早,我们也能放的早些,正好接『此生不换』的档,四月底刊龙屏舍身跳熔炉祭剑时正正应景,一直到六月中旬刊登下部,跟着『逍遥叹』一起,何愁《蜀山》会失了热度!”
  时间和排版的事情许城阳和罗家和考虑的都十分周到恰当,只录着『此生不换』的磁盘终于在四月、六月分别迎来了新的伙伴,甚至还有三首歌的合集。
  三首歌,作曲,有鼎鼎大名的何老出手,自是不同凡响;填词,有温知秋这个鬼才亲笔,也是卓尔不群。尤其是一首接一首,正好在一首听腻之时接档新曲,不仅贴切小说情节进程,更是在不同的层面持续为《蜀山》的名声添炉加火。
  而《蜀山》本身玄幻仙侠、不落窠臼的情节和超脱爱恨纠葛的生死大义,加上出众的文笔,悬念伏笔的巧妙应用,抗住了烈火烹油下四面八方的高期待、高要求。
  《蜀山》不仅仅在沽市,就是在京市、新周刊发行的晋秦直等省都声名大噪。谁若是没看过,都要被说一声跟不上时代,哪怕烫着最时髦的及肩卷发,穿着长筒喇叭裤和黑皮鞋。
  相比新周刊的花团锦簇,春风得意,红星杂志就没这么美妙的心情了。
  尤其是杨主编杨贺,堪称恼怒至极。
  这两三年来,周围一个个杂志都在进步,红星这几年却没有什么进益,相比之下自然是在走下坡路。而杨贺曾满怀信心的“小某某”计划虽然让红星红火了一阵,却并没有持续多久,更不用提像《大惠山》一样引起热潮,大肆增加销售量。
  反而是罗温二人跳槽去的新周刊蒸蒸日上,如今就连沽市关注也能和红星平分秋色,杨贺怎能不恼火。
  而销声匿迹两年的温知秋又在这个当口复出,第一篇作品就引发大爆,而这篇作品居然是曾经被他驳回去的《蜀山》!杨贺第一眼看见的时候只觉眼熟,后来想起曾在罗家和手中得见,再去看时几乎目眦欲裂。
  好不容易能平复下心情来,想出个法子蹭蹭热度,提升红星的知名度,新周刊却置之不理,仿若根本没瞧见他的“小温知秋”一般,直把杨贺气的要呕一口血。
  杨贺调整了几天,正待再试一把起死回生的法子,却通通被上面压了下去。还不待杨贺去质问一下,就发现刘组长已经顶替了他的位置,坐在了他的办公室里。
  “老杨啊,这两年杂志怎么样你也都看得见,还是让更有能力的年轻人来做吧。”
  言下之意,就是你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
  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了二三十年的杂志将他说丢就丢,一手扶持上来的刘组长还抢了自己的位子。
  杨贺这回是真的呕了一口血出来。
  虽然及时止损,将无用的杨贺换了下去,可新官上任的刘组长显而易见也没有什么通天的本领能逆转时局,将红星重新扶回高位。
  时代在开放,杂志报刊都在致力于与时代接轨,不断创新,杨主编在位时却着相于模仿竞争,早已失了先机,刘组长如今能做的也不过是鞭策编辑作家尽快跟上时代步伐罢了。想要一力降十会,重新站在行业内的前列……
  如果温向平能回来就好了。
  刘组长摸着下巴琢磨着。
  可瞅瞅自家杂志的士气低迷,再看看新周刊的一片大好形势――
  刘组长长叹一口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