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皇太后独自走到了灵柩前,看着灵柩里毫无生气的先皇,泪忍不住的流了下来,这些天,她为了东漓一直强撑着,可先皇是她的亲儿子,自己马上就活不了多久了,还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如何不难受?
  可是,她现在就是东漓的顶天柱,不容许她懦弱!
  “来人,封棺。”
  随着太皇太后一声令下,早就等候好的侍卫们,将灵柩的棺盖盖上了,又用特殊的方式封死,还钉上了封棺用的铁钉。
  一群穿着孝衣的人涌了进来,看这人数,估计超过百人,他们直接抬起灵柩,就往殿外走,见此,跪在地上的众人,哭的更凶了。
  灵柩被抬走了,而众人则由皇上带着,跟了过去。
  此刻殿外处,等候着不少法师,和尚,他们坐在原地,不停的念着什么,神情肃穆,跟哭的不能自已的众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直到过了半个时辰,他们才停下了念经站起身来,走到了灵柩两旁,跟着抬着灵柩的队伍,一起往外走去。
  黎清清扶着太皇太后一直跟着,她虽然没有哭,但脸上也有些哀伤,只是这抹哀伤,并不是为了死去的先皇罢了。
  一道宫门一道宫门的走过,灵柩选用的是上好金丝楠木,十分沉重,抬灵柩的人一共一百二十八人,可这么多人抬着灵柩,依旧十分吃力,前进的速度也不算快,直到过了半个时辰,灵柩才被抬出了皇宫。
  站在宫门前,黎清清和太皇太后止了步伐。
  皇上带着文武百官,还有皇宫的所有侍卫,朝着灵柩一拜,重新抬起灵柩往街道走去。
  黎清清就站在太皇太后身边,默默看着。
  她本来也是要去的,可是太皇太后身边,也需要人照顾,所以就把她留了下来,黎清清对送殡出行这种事也不太感冒,就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抬着灵柩的一百二十八人,他们走在最前面,后面则是皇上应飞声应飞湛,还有太后太妃等人,在后面就是文武百官,而他们后面则是跟着法师,和尚,这些人一边走一边还在念诵着经文。
  和尚之后,则就是皇宫的护卫,他们手拿着纸钱,不停朝着两边的天空挥洒而下,而最后面,也是人最多的,他们都是御林军。
  整个队伍的长度,超过千米,灵柩早就看不见了,最后面的御林军还没走完。
  太皇太后一直都很沉默,默默的看着灵柩被送走,她就这般站在宫门前,像一道永恒的风景。
  太皇太后不开口,黎清清也就这般陪她一直站着,直到最后面的御林军都早就不见了踪影,太皇太后才悠悠开口,“走吧,我们回去。”
  “是。”黎清清连忙上前扶着她,往慈宁宫走去。
  所谓出殡,不过就是把先皇送入皇陵罢了,皇陵是历代皇上的灵柩归属地,先皇也不例外,现在朝中事情繁忙,按理说,皇上不去也是可以的,但是他为了留下一个好名声,或者说得到一些老臣的肯定,还是跟着去了。
  被称赞有孝心的同时,皇宫也就无人镇守,所以太皇太后现在格外的郑重。
  皇宫的御林军被调走了一半,所以城防军和禁卫军,则负责起了皇宫外围的安全,出殡一行起码要傍晚才能归来,而灵柩送入皇陵之后的琐事,可以留人去办,所以皇上他们,应该是晚上就回来了。
  太皇太后回到慈宁宫后,就自顾自在殿里的佛堂前跪着,默默求的什么,黎清清则跟着跪下,她不知道要求什么,所以念的是大悲咒。
  对于一个常年待在方凌寺的人来说,会念些经文,是很正常的。
  这一跪,就跪了一整天,期间中午连饭都没吃,倒不是黎清清不饿,而是太皇太后都没停下来,她自然也不敢。
  直到到了傍晚,皇上带着文武百官和御林军返回,直接回到了皇宫,太皇太后才站起身。
  听说皇上下令,先皇驾崩,宫里所有膳食全部改为素食,斋戒一个月,为了先皇祈福。
  而当时跟着一起送殡出行的和尚们,则被留在了皇宫,继续诵经礼佛。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可现在的黎清清却是懒得去管,她跪了一整天,实在是饿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