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2 / 3)
等她们写完供词,得知接下来能去印刷工坊干活后,顿时一个个面带喜色拜谢了秦始皇和太子,脚下飘飘然地离开了殿中。
写字刻字,多么轻巧的活计啊,太适合她们了!
难怪秦国能一统六国,看看人家君王的这胸襟气度,再看看她们的父兄叔伯,怕是下辈子也比不上吧。
殿中,秦始皇和李世民看着这一张张或娟秀或庄重的字迹,心情也十分愉快,哪是什么罪状,分明是数不清的肥田沃土啊!
李世民忍不住抚掌长叹道,
“真妙啊,好一个皆大欢喜!”
第109章
有了这么多来自王族女子的证词证物,做贼心虚的列国宗室们纵便想拼死狡辩,也抵不住秦国狱牢的审讯手段。
更别提,那些以迅雷之势闯进他们府中大肆搜查的秦国卫尉军,又从各处隐蔽的暗格密道中,翻出了多少要命的书信和兵器物证!
正所谓,当人们在屋梁上看到一只硕鼠时,床底柜间还不知藏着多少只硕鼠——
逆贼也是如此。
秦国君臣原以为,那些王族女子招供出来的信息,已经足够令人震惊不已了。
没想到除了这一回的阴谋,那些看似臣服的赵魏宗亲和公卿,竟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暗中织出了一张巨大的阴谋密网,做好了联手向秦国发难的准备。
也许不是现在,但一定是将来的某一天。
秦始皇怒不可遏,下令掘地三尺继续往深处查,不许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而且,不光要查迁来咸阳的二十万户宗亲豪族,还要连留在六国故地的豪强公卿一起查!
随着挖出的证据越来越多,被牵扯到的列国宗亲也越来越多。
而在接下来的数月时间里,咸阳城的空气中,不时就会漂浮起一阵淡淡的血腥气。
一有空就会跑去菜市口观刑的咸阳民众,对此并不惊慌害怕。
相反,每回他们一闻到血腥气,就知道又有想造反谋杀陛下的五国白眼狼被行刑了,都会暗暗在心头拍手叫好。
杀得好啊!
这么多年了,朝廷终于宣布修整兵戈,不再征兵上战场了,大伙家中的壮劳力,也终于能整年整年地留在家中帮忙了。
那帮五国白眼狼虽然亡了国,可他们的财富,他们过的日子,哪个不比自己这些黎民黔首松活得多?
乱世才刚刚结束,那帮享受着华服美食的龟孙子,就又想挑起战火了?如此祸害生民,确实该死!
总之,这一趟,秦国以顺应民意的正义之名,杀了无数妄图谋逆的列国宗亲公卿,得到了大量失去主人的肥沃封地。
而那些因为胆小怕事、没沾染密谋之事而侥幸逃过一劫、整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五国宗亲公卿,生怕这趟天子一怒,将会伏尸百万。
万一秦始皇杀光了那些人,心头还是不解恨,岂不是,就能趁机给他们网罗些罪名,把他们这些剩下的“五国余孽”拿来填补窟窿?
救命啊!
虽然封地是他们最大的财富来源,但细细盘算下来,他们手中除了土地以外的钱财,其实养活全族两辈子都够了,那么,首先这辈子能顺利活到寿终正寝才是最重要的啊!
在这样担惊受怕的恐慌之下,那些宗亲公卿们开始不约而同地,天天往咸阳往章台宫写奏章,哭着喊着恳求秦君收下他们的封地,语气真诚坚决得令人实在不忍心拒绝。 ↑返回顶部↑
写字刻字,多么轻巧的活计啊,太适合她们了!
难怪秦国能一统六国,看看人家君王的这胸襟气度,再看看她们的父兄叔伯,怕是下辈子也比不上吧。
殿中,秦始皇和李世民看着这一张张或娟秀或庄重的字迹,心情也十分愉快,哪是什么罪状,分明是数不清的肥田沃土啊!
李世民忍不住抚掌长叹道,
“真妙啊,好一个皆大欢喜!”
第109章
有了这么多来自王族女子的证词证物,做贼心虚的列国宗室们纵便想拼死狡辩,也抵不住秦国狱牢的审讯手段。
更别提,那些以迅雷之势闯进他们府中大肆搜查的秦国卫尉军,又从各处隐蔽的暗格密道中,翻出了多少要命的书信和兵器物证!
正所谓,当人们在屋梁上看到一只硕鼠时,床底柜间还不知藏着多少只硕鼠——
逆贼也是如此。
秦国君臣原以为,那些王族女子招供出来的信息,已经足够令人震惊不已了。
没想到除了这一回的阴谋,那些看似臣服的赵魏宗亲和公卿,竟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暗中织出了一张巨大的阴谋密网,做好了联手向秦国发难的准备。
也许不是现在,但一定是将来的某一天。
秦始皇怒不可遏,下令掘地三尺继续往深处查,不许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而且,不光要查迁来咸阳的二十万户宗亲豪族,还要连留在六国故地的豪强公卿一起查!
随着挖出的证据越来越多,被牵扯到的列国宗亲也越来越多。
而在接下来的数月时间里,咸阳城的空气中,不时就会漂浮起一阵淡淡的血腥气。
一有空就会跑去菜市口观刑的咸阳民众,对此并不惊慌害怕。
相反,每回他们一闻到血腥气,就知道又有想造反谋杀陛下的五国白眼狼被行刑了,都会暗暗在心头拍手叫好。
杀得好啊!
这么多年了,朝廷终于宣布修整兵戈,不再征兵上战场了,大伙家中的壮劳力,也终于能整年整年地留在家中帮忙了。
那帮五国白眼狼虽然亡了国,可他们的财富,他们过的日子,哪个不比自己这些黎民黔首松活得多?
乱世才刚刚结束,那帮享受着华服美食的龟孙子,就又想挑起战火了?如此祸害生民,确实该死!
总之,这一趟,秦国以顺应民意的正义之名,杀了无数妄图谋逆的列国宗亲公卿,得到了大量失去主人的肥沃封地。
而那些因为胆小怕事、没沾染密谋之事而侥幸逃过一劫、整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五国宗亲公卿,生怕这趟天子一怒,将会伏尸百万。
万一秦始皇杀光了那些人,心头还是不解恨,岂不是,就能趁机给他们网罗些罪名,把他们这些剩下的“五国余孽”拿来填补窟窿?
救命啊!
虽然封地是他们最大的财富来源,但细细盘算下来,他们手中除了土地以外的钱财,其实养活全族两辈子都够了,那么,首先这辈子能顺利活到寿终正寝才是最重要的啊!
在这样担惊受怕的恐慌之下,那些宗亲公卿们开始不约而同地,天天往咸阳往章台宫写奏章,哭着喊着恳求秦君收下他们的封地,语气真诚坚决得令人实在不忍心拒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