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记者问的有意思啊!
  西北什么样儿,就是没去过听新闻也也知道啊!
  西北那种地方还有商机呢?
  是杜总眼光独到还是怎么着?
  杜玥微笑,“也可以这么说,毕竟身份不一样,立场视角也会不同。”
  “那杜总能说说是怎么个不同法吗?”
  “是杜总在响应某些政策?”
  “……”
  “这次晚会上我会回答诸位的问题。”杜玥说,“谢谢!”
  “杜总。”
  “杜总……”
  杜玥在旁边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总算是走进了晚会现场。
  都是圆桌,每张圆桌能做六个人,杜玥安排在第二桌。
  第一桌是相关的领导。
  杜玥坐下来,四周就有各界的老总们过来打招呼,杜玥也没有多坐,也端起酒杯各处的客气寒暄。
  恰氏集团的名声是不小,可参加宴会的公司企业也都是多少年的老企业,论年纪,随便挑出来一个老总老板来,都比杜玥的岁数大。
  看到杜玥过来,各位的公司企业老板们也都对杜玥表示出了些许好奇。
  “杜总真去西北教书去了?”有的还不太相信。
  “听说那边的风水寒凉,却是没看出杜总有什么不一样。”有曾经见过杜玥的问。
  “上头不会是真有什么举措?”有知道杜玥订婚对方一些底细的问。
  “不会是杜总真的有什么战略?”还有的打趣。
  各种的问题,和外面的记者问的差不多。
  可一般来说,回答会不一样。
  毕竟面对的人群不同。
  杜玥含笑回答,“我是去西北教书了,也从另一个层面更了解了西北,我觉得我们能做的还很多。”
  旁边几位老总看着杜玥,有兴致的继续听下去。
  杜玥也说下去,“诸位也知道我们华夏正大力发展西北,我想在未来十年二十年这个方针也是不会变的。别的我不敢说,毕竟我在西北也只是从事教育事业,所以我打算成立个基金会,为西北还有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赠学校,教具,设立奖学金,适当的救助一些贫困家庭……”
  后面的话,不用杜玥再说下去,在场的几位企业老板们就都知道了。
  九八年那场差不多波及了半个华夏的洪水中,恰氏集团就是处处抢风头才一下子弄的人尽皆知,到现在一提起来恰氏集团,都还说,“哦,是那个水灾的时候捐款最多的民营企业吗?”
  也正是因为捐款,老百姓们都觉得恰氏集团的东西好,货真价实物美价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