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香菱则瞟了一眼‘可怜’的孩子们,一字一顿的对林至清道:“凡十四岁以下少年,均可申请到义和庄生活。义和庄常年受百英客栈资助,供到十四岁离庄,分配到全国各地百英客栈上工。这些孩子,没被义和庄收留,肯定是他们不愿意去,或者义和庄不予收留。”
  香菱没有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但隐含的意思很明白,这些少年,要么是品性有问题,要么是人家有谋生出路,压根就看不上义和庄的清贫生活。
  林至清替叶秀才辩解道:“表嫂,这些孩子和叶秀才有同乡之谊,家乡遭灾,身世可怜,还没来得及去义和庄…”
  香菱沉着脸道:“至清,你先别说话。我来问。”
  香菱转向叶秀才,势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道:“请问叶秀才姓甚名谁?哪里人氏?家乡遭的是什么灾?旱灾?水灾?还是蝗灾?亦或是疫情?这些少年是一起逃难出来的,是同乡?同族?还是亲戚?亲戚是什么亲戚,出没出五服…”
  叶秀才听了脑袋一阵犯晕,脑门一下子就冒了汗了,良久才缓下心神答道:“不才末学姓叶,名一秋,家乡是江北北清县,耕读世家,赴京准备参加春试。秋天的时候,北清县秋涝,不少农家减收,乡亲们食不裹腹,便南下避难。我在京城遇到他们,便起了怜悯之心,身上盘缠渐少,索性搬到义庄来,边住在这里、边帮孩子们上课。”
  叶秀才越说越窘迫,低着头不肯往下说了。
  果然,听着挺合情合理的,还显得他挺大义凛然,反而是褚香菱咄咄逼人了。
  香菱轻眯了眼,突然对叶秀才道:“你家是江北北清县哪个村的?”
  叶一秋:“…”
  叶一秋一怔,万万没想到香菱会问得这么细,脱口而出道:“远河村。”他记得他的一个同窗说过这个村的村名,便脱口而出了。
  香菱一脸同情的看着少年们道:“你们都是远河村的?”
  少年们一怔,随即都点了点头。
  香菱嘲讽的笑了笑道:“江北北清县秋涝减收不假,治下二百一十二个村,一百八十一个全部遭秋涝,但还有三十一个边远村获得大丰收,其中就包括远河村。”
  叶一秋:“…”
  叶一秋急忙辩解道:“林姑娘,你别听他们挑拨,我们同为北清县,不也是乡亲们吗?我难道要见死不救?”
  香菱倒一点儿也不急,对巧儿道:“传书给北清县的百英客栈,帮我查一查北清县的官籍,叶一秋,何许人也,家境如何?人品如何? 是否是春试的举子?”
  对于有权势的人而言,这些都不是问题。
  叶一秋的脸色更加慌乱了。
  香菱转过头来,再次对叶一秋问道:“叶秀才,你哪天到的京城,入住的哪家客栈,在哪里遇到了这些家乡的少年?你哪天盘缠花光的,都买了什么…”
  只要人生活过,就会有轨迹留下,谎言也就不攻自破。
  叶一秋正沉吟着如何回答,香菱耳朵突然听见屋内“卡哒”一声响,一个细小的声音道:“赵真,咱们上手把他们拿 下吧?”
  另一个答道:“刘章,慌什么,再等等!叶慎脑子聪明,长得好看,嘴还会说,一定能逢凶化吉,再说,咱手里不是还有把柄吗,大理寺卿、礼部尚书、首辅,随便拎出一个,都得给咱卖命!!”
  香菱眼色轻眯,随即对叶一秋笑道:“叶秀才大义照拂乡亲,是我等多虑了,只是因为太过担心我家表妹,所以口不择言,请叶秀才原谅则个,今天天色不早,就不再叨扰了。”
  香菱突然拉着林至清的手要走,林至清本能的想反抗,香菱皱着眉头怒嗔道:“林至清,你先跟我走,我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
  林至清在反抗的那一刻就有些怂了,她对褚香菱这个表嫂,满是感激、崇拜与敬佩,哪有不听话的道理?
  立即灰溜溜的跟着走了,只是嘴里很不甘的辩解道:“表嫂,叶秀才是好人,你别冤枉他。”
  香菱几乎咬牙切齿道:“我,不冤枉他。”
  香菱和林至清坐了同一辆马车,直奔县城而来。
  第368章 挑拨离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