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七巧手艺精巧,香囊绣得挑不出半点毛病。
  可孙春雪就为难了,她绣废了好几个,做出的仍是个针脚歪扭的。
  她放到桌子上,不好意思瞅着丰年,“你看,和弟妹的比,我这个简直就该扔了。”
  不过姜丰年倒不嫌弃,拿起来就系在腰间,甚至还把原本的白玉佩给摘了。
  “这香囊就是图个好彩头,反正只戴几日,只要是自己家人绣的,就比什么都金贵。”他说着,笑出一口白牙。
  见他们两口子,半点也没因李家的事情,而产生隔阂。
  冯氏也是打心眼里高兴,坐在旁边眯着眼。
  这时候,丰苗实在没忍住,拽着丰景就咳了一声,然后变粗了声音,开始学大哥和大嫂说话。
  “哎呀,心意比啥都重要,就稀罕我媳妇儿做的丑香囊!”丰苗挤眉弄眼。
  丰景虽端正些,但也模仿大嫂,又是捂脸又是跺脚的。
  佯装娇羞模样。
  见状,全家都捧腹大笑,小胖丫更是奶膘乱颤,胖乎乎的小身子左摇右晃,笑得像只大毛毛虫。
  孙春雪气得脸红,可怀着身子又不方便追打。
  于是姜丰年撸起袖子,对着两个弟弟瞪眼,“来来来,你俩再学一遍,大哥没看清楚,在我眼皮子底下再来一遍!看我给不给你们一人一个大比兜!”
  院子里,两个小子早撒丫子跑了,躲到郑嬷嬷身后。
  四个人围着大水坛子,转来转去,不知道的还以为玩老鹰抓小鸡呢。
  屋里头,冯氏笑够了后,又想起了正经事。
  今日端午,姜家要过节,庄子上那边也不能忘了啊。
  于是她让姜丰虎跑一趟腿,“老二,厨房锅台上那三大盆粽子,你给装好,送去小柳庄吧。”
  “还剩下一盆,就留给你大哥吧,上午他也得去慈幼局,陪陪那边的孩子们。”
  “你再去拿点银子来,出去换些铜板,给庄上每人发上一百文钱,算是咱家给的节礼了。”冯氏想得周到,必不亏待了大伙。
  姜丰虎做事麻利,这就带上粽子和银钱,风风火火赶去了小柳庄。
  得知发节礼了,众人都丢下锄头,高兴地跑过来领。
  这几盆粽子是红枣粽,但里面的米却是糯米和碧梗米掺一起的。
  糯米奶白,碧梗米青翠,再配上个头极大的大红枣,凑在一起,红白绿相间,别提有多好看!
  北贺县的百姓从未听过碧梗米,更别说见过了。
  眼下,看着这碧澄澄、还光泽极亮的米粒,他们一个个眼睛都快掉进粽子里,新奇的不得了!
  “这……这是米吗,乍一看,我还以为是碎玉呢!”大文睁大了眼睛。
  小武更是咽咽口水,“怎么还有这个色的米啊?是不是贵得厉害,我都舍不得吃了!”
  姜丰虎拍了下这哥俩的脑袋,笑道,“看傻了吧,不过告诉你们个好消息,咱们小柳庄种的稻米,有不少就是这碧梗米,等秋收时,你们就都能吃上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