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唐万年(上)(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时候蔬菜瓜果、粮食布匹,岂不是都得上涨?
  百姓的衣食住行,是基本生存需求,一方面不可或缺,一方面密不可分。一个方面涨了,没能及时扼制、解决问题,其它方面就会跟着上涨,而那偏偏又是百姓离不开的东西,涨了也得买。
  如此下去,百姓还有什么活路可言?
  这些权贵,要从百姓身上压榨多少财富,吸取多少血液才肯知足、罢休?
  答案很明显:他们永远不会知足、罢休!
  开封物价乱象,若不及时解决,便会很快蔓延,直至变成全国范围的混乱!
  自古以来,以土地兼并为代表的,权贵富人对普通百姓的财富压榨和侵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也从来没有被真正解决过!
  开元盛世,之所以一夜崩塌,说到底,不是安史之乱,而是以均田制崩坏、土地兼并为核心的,民间财富被权贵大肆掠夺,导致无数百姓失去家园、财产,成为流民。
  流民再被藩镇招募,成了藩镇兵马,他们失去家园,对朝廷心怀怨忿,自然再无忠君报国之念,上了战场,也是出工不出力......长此以往,便是黄巢之乱再现!
  念及于此,崔克礼怎能不汗出如浆?皇帝果断斩杀开封刺史,降罪户部尚书,实在是必须为之!崔克礼甚至都觉得,这两人被治罪得轻了,如此祸国殃民之辈,应该诛他们九族才对!
  这些人和跟他们勾结的权贵不除,大唐皇朝现在再是鼎盛,如日中天,也注定了不过是昙花一现!
  “李振!”
  崔克礼忽然直起上身,满面通红的指着李振,严厉指责:“你刚刚为开封刺史开脱,还想为户部尚书说情,是不是已经跟他们勾结在一起?
  “好啊,若不是有你在朝廷中枢撑腰,给他们天大的胆子,敢这么搅乱市场物价?!他们是真不怕朝廷,不怕死不成?!”
  李振神色一怔,一脸茫然:“崔公这是何意?”
  崔克礼冷哼一声,向李晔拱拱手,然后又指着李振,破口大骂:“你这混账,事到如今还不知罪!刚刚陛下雷霆斩杀开封刺史、查办户部尚书,就是在敲山震虎,想要你主动谢罪!
  “这已经是给你留足了颜面,你竟然还不知省悟?!真要陛下查明案情,人证物证确凿,再将你斩了,你才知道事情严重?!”
  一刹那,李振面色惨白如纸。
  他抬头看向御案后的李晔,只见对方眼神冷漠,看他就像是看石头,再无先前那般深厚的君臣之谊。
  “陛,陛下!”李振浑身一抖,再也支撑不住,面朝李晔拜倒,“臣罪该万死!臣有负陛下信任,臣无颜面对陛下,陛下......”
  话到最后,他已经是痛哭流涕,泣不成声,趴在地板上的身躯颤个不停。
  显然,崔克礼的斥责都是事实。
  “请陛下恕李振之罪,他也是一时迷失心智,如今幡然醒悟,还请陛下念在他一路追随陛下,多年辛劳,颇有功勋的份上,给他将功折罪的机会。”崔克礼也拜伏在地,语调悲怆的恳求。
  他刚才见李振不及时认罪,就知道李振完了,为了避免李晔因此而怒火不可制,这才出言提醒李振。其言辞之所以严厉,也是为了帮李晔出气,希望李晔能稍缓怒火,如此李振方有一线生机。
  同僚之谊,崔克礼也只能做到这种地步了。
  至于他为什么笃信李振跟户部尚书、开封刺史勾结,原因再简单不过。
  他自己没有跟那些人来往。
  而搅乱开封市场,进而提升全国物价,必然可以牟取到难以想象的财富,这份利益太大了,没有两位宰相中的一个跟他们同流合污,那些权贵根本不敢这么做!
  这也是为何开封物价,已经上涨了半年,却没有在朝廷引发什么大风波的原因。若非现如今大唐民智已开,不再畏惧官府如虎,开封百姓又在修士带领下,到刺史府衙讨说法,最终酿成百十人伤亡的局面,这件事或许还不会东窗事发。
  而一旦物价上涨蔓延到全国范围,就算是李晔,想要解决这件事,也没有那么容易了。到了那时,面对举国权贵,李晔这个皇帝,也不敢对他们轻易动手,否则自己的统治就会不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