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路风餐露宿,可苦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
  谢蓁原本懒洋洋地躺在坐褥上,马车一驶进京城,耳边便充斥着喧闹繁荣的声音,比青州热闹得多。她霍地从褥子上坐起来,侧耳倾听,这声音太亲切,让她有种回归故土的错觉。
  虽然她离开京城时还小,但她的潜意识里,京城便是她的故乡。
  如今她总算回到这个地方,算算时间,已有九年。
  ☆、家族
  第二十七章
  二爷要回来,定国公府上下早就做足了准备。
  此时老太太和老太爷领着大房三房四房的人坐在堂屋等候,家仆每隔一刻钟就通传一次,随时汇报二爷到哪了。一直到了正午,总算听到下人说:“到了到了,已经到门口了!”
  老太爷坐不住了,拄着拐杖便要去门口迎接,老太太轻轻咳嗽一声,“那就赶紧请进来吧。”
  下人闻言,忙去门外迎接。
  不多时院里传来声响,众人齐齐往鹤鹿同春影壁后面看去。
  谢立青和冷氏走在前头,后面是谢荣,再后面是谢蓁和谢荨两个小姑娘。多年不见,谢立青被青州的风土磨砺得愈发成熟,比九年前黑了壮了,却也更像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了。他旁边的冷氏反而没什么变化,这是上天对一个女人最好的赏赐,三十几岁的妇人,看起来仍像二十几岁的姑娘。朱唇皓齿,肤白若雪,也不知道平时是怎么保养的,难怪谢立青对她爱不释手。
  这一家子都生了副好皮囊,父母齐整,儿女自然也很养眼。
  要说最惹眼的,还当数最后面披着白色绣牡丹纹狐狸毛斗篷的谢蓁。她唇边挂着浅笑,漫不经心地往前方看去,鹅蛋脸在融融日光的照耀下,仿佛一块白璧无瑕的美玉。身边的谢荨跟她说了一句话,她低头一笑,那一瞬间,周围似乎有花开的声音。
  她从小就笑容甜美,无论你再怎么生气,只要一看到她的笑脸,就什么脾气都没了。
  这种美是与生俱来的财富,旁人模仿不来,只能艳羡而已。
  其实谢荨没说什么好笑的话,她只是问了句:“这是哪啊?”
  她三岁时离开京城,对这里早已没什么印象,更别提记住定国公府了。这里对她来说太过陌生,虽然富丽堂皇,雕梁画栋,但还是比不上青州那方小小的府邸。青州的家小是小,但更像一个家。
  谢蓁偏头看她,捏捏她水嫩的脸颊:“笨阿荨,这里是国公府。”
  谢荨不知道国公府是哪里,她听冷氏说过,他们在京城还有一个家,里面住着祖父祖母,以及一干叔伯婶娘。她抬眼看去,果见正堂里坐了许多人,所有人的眼光都往他们这边看来,她天生胆小,不动声响地躲到谢蓁后头。
  谢蓁反握住她的手,对她说了句:“别怕,他们不会吃人。”
  谢荨尚小,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但是谢蓁却知道得清楚。
  她离开时五岁,寻常孩子早就忘了这时候的事,偏她记得清清楚楚。大抵是那时给她的印象太过深刻,以至于现在想忘都忘不了。
  正想着,人已到了正堂。
  众人呼啦啦站起来迎接,国公爷感慨万千道:“可算是回来了,在青州的这几年过得可好?”
  谢立青恭敬地弯腰,向二人行了个礼,“一切安好,劳父亲挂心。”
  国公爷又问了些青州的情况,这才作罢。
  他看向后头的孙儿,需要仰着头才能看到谢荣,“都已经长这么高了。”
  谢荣行礼叫一声祖父祖母。
  再看俩孙女,一个浅笑盈盈,一个怯懦娇憨,都是一等一标致的美人儿。他的目光停留在谢蓁脸上,着实震惊了好大一会儿。小时候看不出来,如今长大了,益发像当初的谭姨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