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父摆摆手,说:“怎么不用了,我怎么能让你受委屈,要是我不处理,他们还真当你是软柿子,随他们捏!”
  “爹爹,”林清笑着摇摇头,说:“我说不让您处理,不是想息事宁人,也不是懒得惹麻烦,而是,这事真不用处理,因为有人会处理,并且会非常认真的处理。”
  “谁?”林泽好奇的问。
  林清冷笑道:“当然是县令大人,那个幕后黑手,大概想不到,他这流言,困的可不是我,而是咱的父母官老爷吧!”
  “这是怎么回事?”林泽问道。
  林清淡淡的说:“自有科举以来,就有作弊事件不断发生,毕竟作弊背后有着极大的利益,因而历朝历代对科举作弊事件处理的极严。前朝重文轻武,天下读书风气极重,因为众人极力抬高读书人的地位,所以前朝作弊尤甚从前,因此前朝高宗皇帝曾经下令:凡在乡试及以上科举中作弊者,连坐九族,在乡试以下科举中作弊者,革除功名,永不录用。”
  “这么狠!”林父和林泽一惊。
  林清摇摇头说:“不狠,怎么能杜绝作弊之风,不杜绝作弊之风,怎么能保证科举的公平,如果连国家唯一的选士都出现了信任危机,那是会动摇国之根本的,当皇帝的又怎么能不急,怎么能不狠!”
  林父想到别人的诬陷,恨恨的说:“这幕后之人心思这么恶毒,居然想毁了你,我非得找出这个人,让他知道我们林家不是吃素的!”
  “狠是狠,不过却是个蠢的”林清讥讽道:“当初高宗下圣旨后,科举确实为之一清,那几年,由于检查之严,堪称科举最公平的。
  可没几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作弊手段永远是与时俱新的,想作弊的人开始不自己作弊了,开始找人帮忙,而这个人,就是考官,尤其是主考官,于是高宗十五年,出现的当时震惊前朝的会试泄题案。
  此事一出,天下皆惊,高宗皇帝大怒,此次主考的考官全部下狱,举子被捕达上千人,几乎全被处死或流放,后世称为‘乙未舞弊案’,此次事件后,高宗再次下令,凡考官者有故意泄题漏题等循私舞弊的,连坐九族,发配边疆。无意漏题泄题的,考官剥夺官身,永不录用。
  本朝科举制度沿袭前朝,并无改动,所以这些律法仍然适用,如果按流言说的,我偷偷贿赂县令大人的家仆,家仆泄题给我,那县令大人这可算得上是无意泄题漏题,爹爹,你觉得现在谁的麻烦大了?”
  这简直想都不用想,当然县官老爷更急,毕竟他要面临着丢官,并且削为平民,永不录用。
  林父和林泽一听顿时放下心来,有时候,天塌了,有个高个子的顶着,确实很安心!
  “这些人也够蠢的,这种的流言都说的出来”林清讥讽道“也不知道这些年的书读到狗肚子去了,这科考作弊是律法中明文规定连坐的几条之一,居然都记不住,而律法是策论必考之一,也不知道这些人策论是怎么考的。”
  林清突然顿住,这才想到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丫的,这县试不考策论啊!
  别说县试,就连府试都还考不到策论,只有院试,才刚开始考策论,还考的很简单,只是按格式写规范的策论,直到乡试,策论才变成主要的考试内容,也成为筛选考生的重要条件之一。而等到会试,策论则成了大头,至于殿试,皇帝只出一题,那就是策论!
  这些考生又不是像他这样,考完举人,再倒回来考县试,所以策论已经做的溜熟,更是被乡试逼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律法,明圣意,懂时政,运筹帷幄之中,策论信手而来”。
  这些人还连童生都不是,四书五经还不一定读全,更别说乡试策论才涉及的律法了!
  林清扶额,别人都是遇到了猪一样的队友,他这是遇到猪一样的对手了?
  林清突然很想为自己的父母官老爷——县令大人,掬一把同情泪。
  被这么一群法盲碰瓷上,您今年还真是流年不利啊!
  您真的不是过年拜祖宗的时候心不诚?才遭此飞来横祸!
  “清儿,”林父看林清突然沉默了,连忙紧张的问:“可有什么不妥?”
  “没有不妥”林清摇摇头叹气道:“只是觉得咱的县令大人非常倒霉!”
  林父开始还没觉得,可听了林清一说,发现这县令还真是倒霉!
  “那咱就这么什么都不做?”林父最后还是问道。
  林清摇摇头说:“过几天,是县令大人为考中的学子举办的宴会,到时县令大人必定有所表示,咱们做了也是多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