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9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就更印证了这个猜测,眼见顾家人紧闭大门,事主之一的顾家大女儿薄家的儿媳妇也见不着人,就有人问到邱氏的面前。
  邱氏当即恼了,跟人大吵了一场。
  “你们要不攀扯我儿媳妇,我也就充聋装哑不说什么,可既然说到我儿媳妇,那我就要好好跟你们说道说道。亲家的小女儿如何,我是做长辈的,我不多说,我就说说我知道的顾家为何跟齐家退亲!
  “当初亲家被人诬陷入狱,旁人都以为那黄寡妇是为了讹钱,其实哪是为了讹钱,就是那齐家的亲戚董家为了把女儿嫁给小齐秀才,故意找人诬陷我那亲家,就为了毁了我那亲家的名声,破坏两家结亲之事。
  “后来这事经由官府查明,因为有齐家在中间夹着,我那亲家顾念以前的情分,并未追究,董家顾忌自家名声,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那亲家就是顾忌着这事,不想把女儿嫁过去受委屈,才退了这门亲事的。若不是因为这件事,我家可娶不上像我儿媳这样好的儿媳妇,说起来我应该谢谢那董家。”
  邱氏一点不让,冷笑道:“反正事情就是这样,你们议论别人我不管,但攀扯我儿媳妇,说什么姐妹为男人反目成仇,我就要管一管,以后若再让我听见谁瞎胡说,仔细我找上门去撕了她的嘴。就算我这个当婆婆的不中用,我家玉汝还有她男人,等到我儿春山找上你们家门,到那时候你们可别抱怨不顾邻里情面!”
  说完,邱氏就砰地一声关上了家门。
  她在外面这番动静,里面的人自然也都听到了。
  邱氏去了东厢,对顾玉汝道:“娘的脾气不好,没忍住,亲家若是见怪,就让他们怪我,反正我是不能见着她们瞎胡说坏了你的名声。”
  估计邱氏也是清楚这事牵扯太广,顾家一直没往外说过这事,显然是就打算那么算了,她今日重提,等于是在风头浪尖上加了一把火,估计会让顾家十分为难,她的意思就是让顾家两口子要怪就怪她,别怪顾玉汝。
  顾玉汝自然明白这个意思,感动道:“娘你别多想,其实这事没什么不能对外面说的,以前我爹不说,是顾忌以前和齐家的情分,可如今旁人把事情做得这么难看,也没什么情分可讲。你放心,我爹娘绝对不会怪你的,反而会感激你,因为有些事情旁人能说,但顾家人不能说。”
  邱氏也明白这个道理,今儿才乘着机会算是替亲家讨个公道,没道理只能被人欺负被人恶心,还不能说明原委的道理。
  “只是这么一来,你家又要被议论些日子了。”
  顾玉汝笑了笑道:“本来就在议论,多议论几日也没什么,反正也不掉块肉。”
  邱氏有些感叹道:“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行,想当初我明白这个道理还是花了许多时日。是啊,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日子是自己的,好好过咱们的日子就行。”
  顿了顿,她又道:“我见这两天你房里很晚才熄灯,可是担心那臭小子?别担心那臭小子,别看他平时不着四六,其实心里有主意着呢,没把握的事他不会干,所以你在家安安稳稳等他回来就好。”
  其实这趟薄春山出门,没跟邱氏说明原委,只说县里好像发现疑似倭寇的人,过去查探一趟。
  可顾玉汝知道他是去干什么,又怎能不担忧。
  只是这事没办法和邱氏说明,她只能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婆媳二人又说了会儿话,借此机会还说了不少薄春山幼时的事,自此婆媳二人关系又亲近了不少,便不细表。
  因为邱氏所说的事,在西井巷又引发了一场热议。
  以前还没发现,没想到看似平常的顾家竟然发生过这么多事,关键是外面人几乎没有一个知道的。
  胡大娘因此遭受了质疑,因为她的性格,她在西井巷就是遭人排斥的待遇,也就最近因为她貌似‘知道’顾家很多事,大家才愿意跟她聊两句。
  这么关键的事都不知道?
  那平时胡大娘嘴里有句真话没有?会不会说的话都是瞎编来的?
  没人怀疑邱氏所言,因为就算让她们自己来编,都编不了这么离奇。且那董家是什么人家,是当地大户,也不是善茬,不是真有这事,邱氏敢往外头说?
  至于为何以前不说,现在敢说了?
  可能以前没撕破脸皮,现在终于撕破脸皮了?因此,也让众人明白为何之前顾家小女儿和齐永宁上顾家门,顾举人为何那副态度的缘由。之前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顾家小女儿身上,如今看来齐家才是主因。
  当然,这其中还有些事是串不起来的,但至少让人感觉到齐家人做事有些不地道。
  因为你家亲戚做了恶事,人家跟你家退亲,转头人家姐姐出嫁了,你却纳了人家小女儿为妾?
  显然这件事顾家人是不同意的,为此都不认女儿了,再加上齐永宁所说的那些话,几乎让人们把真相凑出了大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