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3章 百万雄师(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华的战马充足且便宜,许多民兵都有自己的马匹。刀枪等也都精良且便宜,使得大华的民兵确实堪称是相当一流。
  在这种情况下,大华民兵,其实已经是一支数量庞大,战力极强的军队。
  大华到底有多少民兵?
  其实就连内阁首相也都搞不清楚,因为这根本没有一个很详细的统计数字。
  “陛下,老臣以为,内阁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大华的民兵数量庞大,且战斗力很强,民兵问题不容忽视。臣以为,应当对民兵加以约束,加强管理。例如,对民兵授予番号,控制数量等。”
  民兵既然是预备役力量,那也是准军事力量。
  以大华的这个庞大人口基数,如果还是现在这种几乎全民都是民兵的做法,是有些过头的。
  “以百人选一来算,大华也能拥有百万民兵之众。但按老臣的估计,只怕现在大华的民兵不下千万人。”
  一千万民兵。
  说出来都能吓死那些番邦小国,他们的全部人口都没这么多。
  但这不是夸大之辞。
  大华如今的国土极为广阔,人口更是世界第一。
  “规范民兵,授予民兵番号,控制数量。”张超对房玄龄的建议很满意,一百万的数量倒也不多,毕竟大华有两三千万的男丁,十丁中抽一为民兵,这不算多。毕竟民兵不是常备军,对于生产等耽误不多。
  甚至就连许多大的工坊,以及城市的街道,其实也一样有民兵,生产之余,也会进行一些训练。
  民兵比之普通民众,区别就在于定期训练,以及会承担一些捕盗缉私巡逻等任务。而且,民兵也会拥有一些普通百姓不能拥有的装备,比如一些盾牌、长矛,或者一些单兵弩等。
  “房公,你认为如果把民兵更规范一些,给予正式民兵番号,然后朝廷给予一些训练等津贴补助,给他们的装备加强一些,训练加大一些,如何?”
  “这个应当是应有之事。既然要把民兵规范化,那么以后就不能搞全民皆兵,只能录用那些年青力壮者,比如退伍兵优先,并且不能有不良记录者,有犯罪前科的不能用。”
  “数量控制也很重要,比如一县编多少民兵,一个州编多少民兵。一个诸侯领又编多少民兵,这个应当有严格规定。”
  张超想了想,“那就按照户籍人口数量来定,按这个百比一的比例,如汉京京畿之地,两百多万人口,那就编两万民兵。再如琉求,现在有一百多万人口,那就编一万多民兵。你看怎么样?”
  “那采邑和诸侯封地呢?也按照这个人口数量比例来定吗,这个民兵又是否纳入诸侯的私兵数额之内呢?”
  “民兵就不纳入诸侯的私兵编额,还是按照这个人口比例吧。”张超道,其实诸侯封地,人口数量是远远低于中原密度的,能拥有一万人口的诸侯封地,已经是相当少了,而一万人口,不过只能编一百个民兵而已。
  能拥有一万人口的诸侯,现在起码是个县公及以上爵位了,县公的私兵额度至少是三千。多一百民兵少一百民兵,根本算不得什么。
  当然,如太子采邑扶桑,人口众多,多达数百万。若是按一百抽一的比例来编民兵,那太子的采邑能编上几万民兵。
  张超一句话,民兵不纳入私兵额,那就意味着太子一下子能增加几万民兵。哪怕民兵会被严格限制武器装备等,这也是大大提升太子的军事实力了。
  “陛下不考虑一下吗?”
  “皇帝、太子、太孙采邑民兵,民兵上限为两万。”张超听了房玄龄的建议,想了想后,加了一条。
  “诸侯封地以及海外殖民领地,其民兵数量,不得超过私兵额度。”
  子男爵的私兵为一千,那么他们的封地里就算人口突破十万,民兵数量也不能超过一千的限额。
  加上这一条,主要还是为以后考虑。现在诸侯封地人口都还少,但以后人口肯定会不断增长,若是将来封地人口超过十万,那民兵数量也会大大增加,所以现在先设个上限,也是加个保险。
  一百比一的这条红线下,现在许多诸侯都要削减民兵。诸侯们现在正式的兵少,但民兵却多,基本上都推行所有壮丁都参加民兵的策略,以减少军费开支的同时又保持军事力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