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进入宫殿(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风知道,这是阴阳门阵法的作用,顿时,秦风赶紧的保持本心,空守灵台。
  大概过了两三秒的时间。
  眼前的恍惚感消失,漆黑的一片,也散发出了光明。
  随后,出现在秦风眼前的,就是一个偌大的宫殿。
  “道家。”
  秦风看着这宫殿的格局,最为显著的就是宫殿顶端的天井。
  秦风知道,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
  道观是要保持的清静、整洁和庄严。
  修道的方法众多,就是求“清静无为”、“离境坐忘”安静自然为本。
  道教宫庙称“观”而不称“寺”或者“庙”,与道教夜观天象的传统,有最为直接的关联。
  道教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是受先秦道家遗风之影响,对天体极为崇拜与敬畏。
  同时,道教从道家“天人合一”、“身国同治”的思维模式出发,认为了解天象有助于求道证道,得道成仙。
  所以称为”观“,取观星望月之意,所以常建于山顶。
  总之,道家出于对科学的探索,与星占的宗教政治诉求,和延年益寿需要,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从而形成了夜观星象的传统。
  道观的建筑原则与平面布局也都同于宫殿建筑,只是规模较小,并且在装饰及室内摆设上带有各自的宗教色彩。
  观内建有对称的钟楼和鼓楼。
  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在什么地方修建道观和修道是紧密相连的。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认为“道”是“虚无之乐,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成的。
  道教信仰中与“道”并提的是“德”。
  道教经书中解释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
  《自然经》中说:“德言得者,谓于道果。”
  所以道教规定信徒要“修道养德”,相信修道可以摆脱尘世的疾苦烦扰,生活安乐,这是一种精神修炼。
  目的是追求在心理上、精神上达到清静无为的出世境界。
  因此道教徒把“修道”放在首位。
  而修道的方法有很多,如祈禳、存思、养性、内丹、外丹等等。
  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修道,无非是求“清静无为”、“离境坐忘”,都需要安静,不受外界干扰。
  大部分道教徒为了避开嘈杂的城市,纷纷跑到深山老林中去修道。
  所以虽然城市中也有道观,但大部分道观也同佛寺一样位于安静、空旷、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与世俗繁华隔绝,极力营造出道教中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境界。
  修道者在这样的环境清修,返璞归真,清心寡欲,加之所食纯为绿色食品,时间长了,自然集天地灵气于自身,成就仙风道骨,益寿延年。
  同时优美的环境对于寻访名道的病人而言也大有裨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