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京剧最鼎盛的时期,大约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那时候产生了很多的流派,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梅派,尚小云为代表的尚派,程砚秋为代表的程派还有荀慧生代表的荀派最为著名。”
  上官珒听得专注,佟冉走到他身前了,他像才注意到她进来似的,抬眸看了她一眼。佟冉冲他客客气气地一扬唇,戏做足了,才斟茶。
  “多年来,不同派别结合舞台实践和弟子传承,都在唱腔和表演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就比如犬儿廷川,他属梅派,却比梅派更细腻雅致,还有小冉……”卞应宗话锋一转,提到了佟冉。
  佟冉顿时有种课上忽然被点名的拘谨。
  “小冉是刀马旦,但她的表演风格,既有尚派的英爽洒脱,也有程派的热烈大方。”卞应宗对佟冉的欣赏,溢于言表。
  上官珒轻抚着手边的杯盏,借势将目光落到佟冉身上:“卞师傅说的是,我看过佟小姐的表演,的确让人惊艳。”
  佟冉站在卞应宗身旁,一边倒茶一边瞄向上官珒,他表情正经,看不出来夸人是真情还是假意。
  “上官先生看过小冉表演?”
  “是,在前段时间的戏曲文化艺术节上。”上官珒解释。
  “说起戏曲节,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卞应宗叹了口气,“时代在变化,京剧越来越小众。”
  大厅的气氛忽然就凝住了,屋外的雨声都显得压人。
  “卞师傅也不用叹气,京剧是门高雅艺术,不是人人都能欣赏的。”上官珒开口。
  “这是京剧人常常拿来自我宽慰的话,但其实不然。京剧是中国戏曲的集大成者,除了舞台表现形式的繁复,它其实也贴近生活的真实。自古以来,京剧观众和爱好者的范围就极其广阔,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这就说明,京剧艺术除了高雅之外,也有它的通俗性。所以当代京剧趋于小众,各中原因复杂且多样,值得京剧人不断反思与改进啊。”
  佟冉低垂着头,她知道,师傅这番话是说给上官珒听的,但同时,也是在警醒她。她唱了这么多年的戏,看着剧院观众一点点变少,她也常常反思,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如果只归咎于“时代在变”或者“观众不买账”,的确太过敷衍与片面。
  第五十三章 烫伤
  三人在大厅里,因话题的走向变得沉重而显得有些冷场。
  佟冉端起茶盘,正准备撤回厨房,忽然瞥见大厅的木柱后头闪过一道人影。那人影紧贴着柱子,以为自己躲好了,其实两只鞋子都暴露在外,佟冉认得,那是玲姨前两天刚给三平做的布鞋。
  嗬,叶三平这小子,鬼鬼祟祟地躲着,耍什么花样呢?
  佟冉不动声色地往柱子方向靠近,正准备将叶三平揪出来,哪知叶三平快她一步,冲向了上官珒。
  “哇!鬼来啦!鬼来啦!”
  叶三平戴着丑角的脸谱,猛地将整张脸扣在上官珒的肩上。
  上官珒端正地坐着,毫无防备,感觉到肩上的重量,他下意识转头,一瞬间被近在咫尺的夸张脸谱惊了惊。
  叶三平见他被吓到,开心地大笑。
  “哈哈哈哈哈,成功啦!成功啦!”
  他边笑边往绕着上官珒跑,宽肥的衣衫勾住了上官珒手边的茶杯,眼见茶杯要倒,佟冉忙扑了过去。
  “当心!”
  佟冉扬臂一挡,徒手将砸向上官珒的杯盏从半空推了出去,茶水四溅,近二分之一都泼到了佟冉的手背上。
  “啪”的一声,杯盏裂了。
  众人都愣住了,尤其是叶三平,吓得不轻。
  佟冉感觉到手背上一阵热痛,忙用力甩了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