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47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善教者。
  因此,他对于李尚书做副校长一点意见都没有。
  倒是亲爱的同僚们伤到了他——
  王相带头:“裴相讲的好!”顿一顿:“但我投李尚书。”
  大司徒、刘仁轨等人亦然:“赞同。”
  裴行俭:……这不是当年你们都争着要我的时候了!
  裴相伤心到文艺了起来:果然,这世上的感情如沙,不但会被风吹散,还会迷眼。
  **
  “这墙上还有训言?”
  “这两句都出自陛下之手吧。”
  说来,方才王神玉一进门就直奔裴相而来,此时戳完裴行俭,才有心思打量这焕然一新的观风殿礼堂。
  就见,三所学校对应的区域,墙上各嵌着一行金色的字。
  王神玉很确定,这只是金色的字,而非金子做成的字——这么大的字,若是纯用金子打成,辛相绝对要上谏的。
  王神玉挨个看过去:
  高等学校镌的训言是:“夫欲构大厦者,必藉众材,为国者亦犹是焉。”。[1]
  军事学校的则为:“将者,兵者,国之所凭也。”
  那么……
  *
  周荞虽然坐在高等学院的学生中,但她的目光没有从女校的训言上离开。
  与高等学校和军事学校那两句话不同,周荞直觉,女校一句并非出自圣神皇帝之手,倒是很像大司徒素日之风。
  做编辑多年,周荞对文字文风自然比旁人敏感些。
  她长久凝视那句话——
  吾等生为高山而非溪流,自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沟壑。[2]
  没有什么文字与语言,能描述今日周荞心中的感触。
  过去被迫于世家中做身不由己琵琶乐人的日子,早已经远的恍如前尘往世。
  当年,大司徒带她离开江南西道。
  她曾在滕王阁见到了第一份报纸的诞生。之后,她就一直待在出版署内。
  如今她是考入高等学校,来学习‘新闻学’与‘传播学’两科的学生。
  她将要学着如何更好的采访、写作、编辑一份报纸,如何更好的将信息准确而迅速地传播出去。
  大司徒说过的:这上阳宫的女校,只是最初,是‘实验一号’(周荞还是去参观采访城建署后,才知道这个名词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