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46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后来去复盘了一下‘丹青’出现的时间线。是王鸣珂到玉华寺几年之后了。
  “但现在,丹青大家的身份,实在是很好的金字招牌。”
  不单是对世家,更是对……
  李唐宗亲。
  王鸣珂的身份,不只是世家王氏女,更曾经做过先帝的皇后。这样的身份,圣神皇帝这些年竟然如此待她,如今还令她直接恢复本名,去做出版署的官。
  其余李唐宗亲、命妇见此情形,自然会松口气的。
  所以曜初才感叹:丹青大家,虽然给她们增加了太多的工作量,但真是活生生的金字招牌。
  姜握闻言点头,正好给曜初看她才写了个开头的信笺——
  “明达。”
  “见信如晤。”
  晋阳公主,李明达。
  *
  世事没有两全法,尤其是变新这种大事,不可能令所有人都满意。
  比如,无论如何,长乐公主等人,都不会心无芥蒂地来洛阳拜见新帝。
  虽说她们曾经为诸如‘公主开置幕府’、‘泰山封禅皇后率内外命妇祭祀’等事默契合作,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并肩作战(一起应付反对的朝臣)。
  但如今,自不会如从前。
  姜握轻叹:“陛下定都洛阳,于此事上甚好。”
  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距离产生美了。神都洛阳,并非旧日长安。
  当日未跟随越王李贞能闹事的李唐宗室、旧族勋贵,也都留住了自己的爵位,依旧在长安过日子。
  自然,陛下虽不在长安,亦有朝臣和军队镇守。
  “姨母,其实晋阳姑姑与我写过信。”
  曜初说起晋阳公主的家书。
  说来,两京皆有太庙,但到了年节下需祭祀之时,圣驾自不可能在两京之间来回奔波。
  故而长安城的高祖、太宗、高宗三处太庙的四时祭享,自然就要交给官员们去料理。
  然而除了留守长安的礼部和太常寺官员负责此事外,圣神皇帝亦下旨,未免官员疏忽怠慢,三座太庙的祭祀可由太宗陛下嫡长女长乐公主率诸公主、亲王郡王主持祭祀事。
  晋阳公主写的信正是为此而感慨——
  说来,不但皇室从前没有嫁人的公主祭祀太庙的旧例,连民间都有一句俗语“闺女莫上娘家坟。”
  女儿一旦出嫁,只能随着夫君去祭夫家的祖辈。
  “谁能想到,从前不能四时祭祀祖父父皇的太庙,如今换了皇帝,倒是能了。”又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