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46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姜握看向第二张竹纸,亦是千载延续的一项科举制度:殿试!
  圣神皇帝从开着的窗户,望向外面巍峨宫殿。
  “今岁十月,各州县的贡举考子,皆要入神都洛阳备考。”
  “待考卷之后,朕要亲自策问贡士于殿上!”[2]
  不只是看着礼部呈上来的名单。
  她要去亲眼看看这天下的人才,亲自考一考这些人,选出合乎其用的人才。
  圣神皇帝道:“自此后,这天下之才,尽是天子门生了!”
  自今岁起贡举出身做官之人,不再只是礼部官员们选出来的人了。而是她这个皇帝亲自一个个拔选出来的。
  士为知己者死。这便是道理。
  就如同姜握兴办的学校一样,从此后,那些从【高等学校】里深造出来的官员,也都是她这位校长的‘学生’。
  自此,天地君亲师,皇帝不只占了君的忠,更占了师长的尊。孝亲尊师,乃天地之道。
  *
  姜握翻到了第三张竹纸。
  “朕还记得当年,你于稷下学宫办的诗会。”
  姜握颔首:其实,武皇一直很爱诗文。在数十年前的掖庭,武皇就提过骆宾王的少儿之作《鹅》。姜握甚至还记得,那晚她们的主菜正是一道烧鹅。
  彼时还是媚娘的武皇就感叹过:七岁就有如此之作,不知将来他能做出什么样的华彩文章诗篇来。
  此时不光姜握想起旧事与陛下的旧日话语。
  圣神皇帝亦然——
  “朕记得,稷下学宫那一次,便是王勃初次展名的一回诗会。”
  “那日诗会的最后,王刺史请你总评此番诗会……”
  皇帝似乎是想起了那日的白雪红梅,人身着鹤氅之景,顿了顿才道:“当日你曾道:本朝诗文之盛,必流传千古,永扬华夏!”
  圣神皇帝颔首:“当时朕便觉得,此言甚合朕心。自当如此。”
  而姜握则低头看向第三项创举——自今岁起,科举考试加试杂文。
  何为杂文?
  诗词歌赋!
  前世的姜握,与所有华夏的孩童一样,从小就知道唐朝诗歌之盛,唐诗镌刻在每个人的骨血中。
  姜握想起曾经看过的讲座:为何大唐诗歌的盛景,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多如繁星的诗人,多出现在武周一朝之后?而在这儿之前,绝大多数人能想起来的出名诗人,只有初唐四杰?
  这便与武皇将‘诗词歌赋’加入科举考试的科目中,干系极大!*
  如果说天生的诗才是佳种子,那么科举加试杂文,无疑才为种子提供了更好的土壤。
  就如同后世,高考占分高的科目,自然会举国上下更关注这一科,相应的补习班都会多如雨后春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