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44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确实是,典仪之上,谁能有空细细去数冕上垂下来的珠子是十二串还是九串?
  也没人能一个个分辨,那衣裳的花纹是九种,还是十二种。
  故而很容易一打眼辨别不出君臣,是为尊卑相乱。
  因此礼部就把重臣们章衣上的龙、麟等章纹都改成了云、山。[1]
  并改去冕。
  然而这一回,礼部原以为,最不会出问题的服制,竟然也被神皇打回来要求改。
  许圉师是真不知道怎么改,硬着头皮去御前问。
  就听神皇道:“朕之登基大典,正使服制为何不是旒冕衮袍,岂非不遵古礼?”
  许圉师:……遵古礼三个字,陛下您是怎么说出口的!您能说,臣都不敢听啊!
  神皇陛下的底线会不会太灵活曲折了一点?
  再次被创到的许尚书,决定用大一点的声音表达自己愤慨的心情——
  “臣,即刻遵陛下之旨去改!”
  神皇颔首表示满意:“许尚书精神矍铄。改好后,拿来朕瞧。”
  这便是此时挂在蓬莱殿中两套旒冕衮袍的缘故了。
  **
  大典衣裳穿起来很复杂,配饰又数不胜数,因怕弄混了天子和朝臣的玉佩等物,两人是分开东西两间各自更换衣裳的。
  哪怕有许多人帮着一起整理,等姜握终于穿好后,还是一个时辰过去了。
  已然有礼官在门口候着,请陛下登天子玉辂车舆前往则天门。
  玉辂之前,礼官便愕然见神皇竟令姜相同舆。
  还与姜相道:“蓬莱殿离则天门可不近,你若是走过去,只怕冕上的九旒,身上佩戴的所有的玉滴、玉璜、玉花都要缠成一团,”
  姜握:有道理,等解开估计就误了登基吉时。
  于是她踏上朱红色的木凳:“那臣今日随陛下车驾而行。”
  **
  这被神都百姓津津乐道数月的新帝登基正日,天气实在好。
  日气和煦明朗,天地清晏。
  原本,城建署是准备了紫烟,准备在登基大典的吉时燃起,取紫烟憧憧,紫气东来之意。
  然而这一日却没有用上,因天边自有庆云纷郁,日色霞光。
  *
  是走熟了的三百六十步。
  分毫不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