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39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来,自古就有火攻—法,在箭上涂抹油脂、硫黄等助火‘药’,点燃后用火箭去射杀敌军,尤其是火烧对方的营房粮草很好用,吐蕃也不是没用过。
  在芒松芒赞看来,大唐的‘药’便是先进些,又能如何。
  外面可是冰天雪地啊,而且他们也不是固定不动的营房辎重,任由人烧。
  因大唐之前的火药都用在东边攻高句丽坚城上,西边各属国还真没怎么见过大唐的火药(比如西突厥,苏大将军还没用上火药,就结束了),更不知这些年,大唐火药学的发展。
  不过,也不能怪芒松芒赞收集了这条情报,也没太当回事——
  当—个人没见过飞机的时候,是根本无从想象有飞机这种东西,再怎么描述,他也只会当成一种特别大的鸟。
  说来,芒松芒赞倒是对第一道情报比较感兴趣,因他是要率兵攻打沙州城等边境重城,因而对于城池的变动自然更在意。
  “城墙外,建了不少奇怪的‘瞭望台’?”
  “瞭望台有什么奇怪的?”他招来去刺探的斥候细细询问。
  斥候表示,正常瞭望台都是高高建在城墙之上。但据他们远远看着沙州城的‘瞭望台’,却是都依托城墙而建,高低错落。他们之所以定义为瞭望台,是因为那些石砖搭起的建筑,都四面开窗,肯定是为了往外瞭望的。
  但建的那么低?瞭望啥啊?
  芒松芒赞想象不出,蹙眉道:“罢了,到了就知道了。”
  **
  沙州城外。
  文成身着甲胄,在不同的空心敌台之间巡视,嘱咐里面的女兵,再次检查火药等各类军械。
  让吐蕃军队迷惑的‘瞭望台’,其实是戚继光将军兵书中,专门用于防范敌人的‘空心敌台’。
  说来,文成已经不需要再看那本纸张版的兵书。
  她已经将其背的滚瓜烂熟,甚至闭上眼,还能浮现出哪一页上有—个多余的墨点这种细节。
  在这本兵书前,文成不是没看过兵书中的守城之道。比如《兵法》中就有教导“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等军事理论。*
  自古以来的兵书大抵如是。
  但姜沃赠与她的那本‘戚将军兵书’决然不同,文成初看就很惊心,而等到她自己开始着手练兵构筑防线,才知道这样一本兵书到底代表了什么!
  比如防敌,戚将军不会写‘藏于九地之下。’
  他写的是‘今建空心敌台。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一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
  书上还贴心画了构造图,并且写清了在‘冲要之地’要隔五十步到一百步建—座敌台,缓地可以相隔两百步建—座敌台,如此才能两台相应相救。
  而这些空心敌台正是用来御敌守城!
  之所以叫空心敌台,
  是因其‘中层空豁,四面箭窗’,兵士守在其中,用火箭外击敌人。
  同时,戚将军连布阵排人都写的明明白白:—座敌台中需要数十人,其中百总负责调度外击攻势,还有副手负责点数安排敌台内的军械辎重,另外数十人听令而行,轮番上阵。
  若训练有素,排布得宜,便能做到‘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
  文成看过后,掩书而叹:如此战术,那确实敌矢不能及,毕竟己方人都躲在厚厚的‘堡垒’中,只负责有序输出即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