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4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数字都要在战场上就统计完毕,公布出来。
  无异议后,再由军中文书当场形成记录,以备将来制作勋功簿。
  这种立功后立竿见影的被记录下来,以及分明的军功赏罚制度,便是初唐时战力强悍,武德充沛的一大缘故。
  将士们作战可太有激情了。
  *
  此时百济一战的军中勋功簿送了来。
  兵部和吏部就都忙了起来——兵部复核军功记录,吏部负责根据规定来授官。
  王神玉作为吏部尚书,要签署许多份最后的授勋文书。
  尤其是一转、二转的授勋,数量很多,此时王神玉签了片刻,都觉得快不认识‘骑尉’两个字了。
  他停下笔,准备换换脑子。
  “有无什么除‘授勋书’之外的公文?”
  姜沃闻言,心情愉悦道:“有,李义府的流放公文下来了。”
  王神玉颔首:“好,先来复审这个吧!”
  *
  说起李义府流放事,时间门要倒拨回去一月。
  从三月起,每回大朝都在为《姓氏录》和‘禁婚令’庭辩。
  世家拿出了很早就会用的一招:不能解决一件事,那就解决掉提出这件事的人!
  许敬宗为人谨慎,虽善承上意,但本人没有什么明显的为官把柄落在人手里。
  世家就决定先干掉李义府。
  而且,李义府本人的毛病也实在太多了。不单是世家针对他,寒门清流官员也反感他—
  —本来朝廷裁入流官后,各个署衙的人手补充少了,相对而言公务就多了。
  结果李义府还屡屡卖官,往官员们手下塞一些不中用的胥吏,不但无助于公务,有时候还会闹出岔子。
  着实给不少朝臣烦的要命。
  此时见世家搜罗了李义府的罪证弹劾他,许多原本独自一人不敢得罪李义府的朝臣,也都趁机纷纷上书。
  面对朝上无数弹劾,姜沃都感慨:能混的所有人都不喜欢,也是一种本事啊。
  李义府起先是不怕的——
  今岁圣人圣躬一直不安。四月京城初夏后,更觉精神不济,基本除了大朝会和军国大事外,其余诸事皆委皇后。
  更有旨,示朝廷诸臣:“朕苦风眩头重,目难视物,百司奏事,使皇后决之。”[1]
  故而李义府不怕:他提出‘禁婚令’折世家名望事,可是皇后暗示的。
  那朝臣弹劾他怕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