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4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泗沘城危。
  义慈王慌忙自行出逃,一时不知所踪,只留下其子其孙留守城池。
  被留下来的子孙:……
  其孙文思索性主动开城投降。
  都城既破,君王不知所踪,百济各城纷纷望风而降。
  至此,百济国灭——
  距离苏定方率军登熊津江口,恰不足二十日。
  *
  在长安城得到捷报前,身处高句丽的李勣大将军先得到了此信。
  特意叫了副将孙仁师过来:“我说的如何?”
  孙仁师拜服。
  但同时又有点摸不着头脑:按理说没赶上灭百济国战,少一份战功,李大将军不应该有些遗憾吗?怎么看着心情这么好?
  李勣心情着实不错——这次苏定方也把人弄丢啦!
  据说百济义慈王,就在苏定方眼皮底下从城中易容跑路,不知所踪。
  之前苏定方灭西突厥也好,去平叛三国也好,均把贼首抓回了长安进行了光荣的献俘仪式。
  以至于李勣大将军这两年屡屡被刺激到,午夜梦回也常想起当年自己未抓住夷男的旧事。
  而这次,苏定方也让人溜走了!
  李勣大将军的心情,很不厚道地飞扬起来。
  然而,李勣大将军的好心情还没维持几天,就再次接到百济传来的捷报:义慈王听闻其孙开都城投降大唐,又见举国各城皆降,无处可去便绝望而回。
  自行来到泗沘城下主动投降,已然被苏定方关押了起来,准备带回京城献给陛下。
  李勣大将军:……
  **
  显庆五年六月。
  捷报传回长安:大军已灭百济,正在进行战后的盘查城池、清点户籍的后续事。
  帝诏,于百济置熊津、东明等五处都督府,数个羁縻州。
  再诏以刘仁轨为熊津都督,驻于百济继续行‘抚民’事。
  其余四都督府,则皆以当地百济人为都督、刺史。
  至此,不再有百济国,只有大唐的五都督府。
  史载:苏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1]
  第135章 流放咸海放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