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19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到了同一片海。
  姜沃只觉得潮湿海风扑面而来,凝于睫上。
  时隔太多年,当年游玩的细节已经模糊起来。
  她与师父说了一声,就回船舱拿了个油纸包出来,准备吃点甜点心舒缓下心情。
  打开油纸包,刚拿出一个巴掌大小的枣泥扇面酥,就觉得眼前一花,手里一空,同时伴随着耳畔阴风划过——
  一只海鸟迅速叼走了她的点心。
  啊,记忆一下子就清晰起来了!
  当年她在烟台海边,就是被海鸥无情地叼走了她手里的鸡腿状面包。
  这怎么回事啊!
  合着你们海鸟抢劫,是有千年传统的是吧!
  姜沃幽幽转头:“师父也不提醒我。”这两年总在海上飘着的李淳风,肯定知道她拿出点心来会被无情打劫。
  李淳风在旁笑道:“你难得到海边来,该经历的都要经历一番。”
  两人这才顺着楼梯下船,来到李淳风的书房——
  有楼梯有书房不算什么。姜沃现在登上的这艘大海船,长二十丈,上载六七百人。上下分为三层,设有不同的屋舍数百间。甚至还有人在船上种菜。[2]
  姜沃看到特意运上船的土壤和菜圃后,深深感慨:看,种菜是刻在我们中华民族基因里的。
  而唐时的海船技术,已然是出乎姜沃意料的水准。
  根据她买的那本《向着星辰大海出发——顺应时代的造船与航海》里所记,大唐的大船已然普遍用了水密隔舱,比西方早了近千年。
  内陆运输船只自不必说,只说可涉海作战的战舰,从‘船上三层似堡,能载上千士兵’的楼船战舰,到灵活机动的海鹘船,甚至是专门哨探和冲锋用的走舸……大唐已经具备了十数种战船,都能自由组合形成不同海战体系了。
  可以说,大唐的造船技术,几乎已经达到了这个时代生产力的巅峰。
  再想有大的提升,就不是造船技术的问题,而是需要铁器冶炼等各方面工业水准的提升了。
  因此,姜沃拿到指南后,便只好先从航海导航术上入手。
  至于造船业的发展,估计要以十年来计量——或许有生之年,她能够看到大唐造出郑和下西洋那般远涉大洋的宝船。
  她的遐思被师父打断。
  李淳风关切问起:“西突厥那个叛臣,被抓回长安了吗?”
  去岁六月,他刚离开长安,还未到登州,路上就听闻了西突厥攻打庭州事。
  对李淳风来说,深受先帝恩典,结果先帝一过世,就反大唐甚至还屠戮大唐子民的阿史那贺鲁是十恶不赦。
  于是这一年多来,李淳风一直很关注京中邸报上,关于西突厥战事的消息——
  去岁六月,西突厥攻庭州,
  八月圣人调兵,分南北两路攻西突厥。说是分南北两路,实则主要是北路,南路是皇帝在朝臣建议下派出的‘招抚’路,属于面子工程,以示大唐‘非不教而诛,还是给过阿史那贺鲁悔过机会的’。
  北路由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带精兵万余出发,皇帝又就近调燕然都护府兵力、属国回纥骑兵万余,均交由苏定方统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