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132节(3 / 4)
崔朝便也好脾气的由着皇帝悔棋。
直到对弈两局,李治也把心里最近的烦闷苦水倒完,崔朝才告退出宫去。
他走出立政殿的时候,偏巧王皇后正往这边来,便正好看到崔朝身影。
王皇后问身后心腹宫女隶芙“那是鸿胪寺崔郎吗?”
隶芙点头:“正是。”
王皇后也不免感叹一句:“几年前在东宫倒是也远远见过一面,今又见,风仪如旧啊。”
边说边走上立政殿前的台阶,门口站着的小山忙迎上来给皇后请安。
王皇后道:“我来见陛下。”
小山有点头疼,陛下今日显然是想躲个清净的……但王皇后就在眼前,他也不敢不报,连忙进门通传。
李治不知王皇后为何突然求见,但到底是新立的皇后,颜面是要给的,就颔首:“让皇后进来吧。”
又让宦官赶紧把屋里的红泥小火炉和酒壶给挪走,不然以王皇后的脾气,若是看到他白日调弄酒水,估计又要开谏——在这点上,王皇后是很愿意效仿自己未见过面的婆母长孙皇后,以劝谏陛下做圣明君主为己任。
不过……李治出神,母后并不总是劝谏父皇的。
面对外面细雪,李治忽然想起从前在父母膝下的时光。
那也是一个冬日,父皇母后一起看他写大字。父皇看到他漏了一笔就道:“稚奴,有一个字错了,自己瞧出来没有?”
人往往瞧不出自己的笔误,他茫然提着笔没发觉自己哪个字错了,直到母后在旁笑着握了他的手,轻轻将那一笔添上。
难得闲适,其乐融融。偏生有朝臣求见,父皇眷恋妻儿就不愿去。
母后也没有正色正言而谏,反而是对父皇招招手——父皇便附耳过去,李治没听清母后说了什么,却见父皇立刻改了主意笑意飞扬点头道:“好,那朕就去。”
之后父皇随手拿起一件大氅,披衣而去。
此时李治对着窗外雪景,忽然就想起了这段很细碎的回忆。
真的,好想父皇母后啊。
*
王皇后进门,就见皇帝正出神望着雪,神色很柔和,唇边难得带着笑意。
心中一喜:太好了,皇帝看起来心情很好。
她走近皇帝,忽然鼻尖就闻到一阵不可忽略的酒气,再想到刚告退的崔朝——皇帝居然白日在与臣子在殿内饮酒取乐吗?
这可不好!
王皇后刚要开口劝谏,就觉得胳膊被人轻轻撞了一下,转头对上隶芙微微摇头,就把谏言吞了回去。
也是,今日是为事儿而来,还是不要先忠言逆耳惹到皇帝比较好。
李治转过身。
因方才的回忆,语气就比往日温和些:“下着雪,皇后怎么来了?是有事吗?”
王皇后从宫人带来的食盒里端出一份汤羹:“陛下近来劳碌,我心中惦记的很,就令人炖了汤——是我家中的私方呢,陛下尝尝如何。” ↑返回顶部↑
直到对弈两局,李治也把心里最近的烦闷苦水倒完,崔朝才告退出宫去。
他走出立政殿的时候,偏巧王皇后正往这边来,便正好看到崔朝身影。
王皇后问身后心腹宫女隶芙“那是鸿胪寺崔郎吗?”
隶芙点头:“正是。”
王皇后也不免感叹一句:“几年前在东宫倒是也远远见过一面,今又见,风仪如旧啊。”
边说边走上立政殿前的台阶,门口站着的小山忙迎上来给皇后请安。
王皇后道:“我来见陛下。”
小山有点头疼,陛下今日显然是想躲个清净的……但王皇后就在眼前,他也不敢不报,连忙进门通传。
李治不知王皇后为何突然求见,但到底是新立的皇后,颜面是要给的,就颔首:“让皇后进来吧。”
又让宦官赶紧把屋里的红泥小火炉和酒壶给挪走,不然以王皇后的脾气,若是看到他白日调弄酒水,估计又要开谏——在这点上,王皇后是很愿意效仿自己未见过面的婆母长孙皇后,以劝谏陛下做圣明君主为己任。
不过……李治出神,母后并不总是劝谏父皇的。
面对外面细雪,李治忽然想起从前在父母膝下的时光。
那也是一个冬日,父皇母后一起看他写大字。父皇看到他漏了一笔就道:“稚奴,有一个字错了,自己瞧出来没有?”
人往往瞧不出自己的笔误,他茫然提着笔没发觉自己哪个字错了,直到母后在旁笑着握了他的手,轻轻将那一笔添上。
难得闲适,其乐融融。偏生有朝臣求见,父皇眷恋妻儿就不愿去。
母后也没有正色正言而谏,反而是对父皇招招手——父皇便附耳过去,李治没听清母后说了什么,却见父皇立刻改了主意笑意飞扬点头道:“好,那朕就去。”
之后父皇随手拿起一件大氅,披衣而去。
此时李治对着窗外雪景,忽然就想起了这段很细碎的回忆。
真的,好想父皇母后啊。
*
王皇后进门,就见皇帝正出神望着雪,神色很柔和,唇边难得带着笑意。
心中一喜:太好了,皇帝看起来心情很好。
她走近皇帝,忽然鼻尖就闻到一阵不可忽略的酒气,再想到刚告退的崔朝——皇帝居然白日在与臣子在殿内饮酒取乐吗?
这可不好!
王皇后刚要开口劝谏,就觉得胳膊被人轻轻撞了一下,转头对上隶芙微微摇头,就把谏言吞了回去。
也是,今日是为事儿而来,还是不要先忠言逆耳惹到皇帝比较好。
李治转过身。
因方才的回忆,语气就比往日温和些:“下着雪,皇后怎么来了?是有事吗?”
王皇后从宫人带来的食盒里端出一份汤羹:“陛下近来劳碌,我心中惦记的很,就令人炖了汤——是我家中的私方呢,陛下尝尝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