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5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卢照邻多么聪明,一句话,足矣。
  姜沃平和地望着他,不带什么情绪的坦白问道:“卢司马前几回送我诗稿,并无此心思吧。是因为上回,我看了王绩老先生的诗,露出了几分思亲的伤感,是吗?”
  卢照邻脸上一红,有些话原想深藏心中,但见她姑娘家都说的这般坦白,也就直接道:“是,我观你伤感,便觉心中难受……我想以后可令你再不这般伤感,不要再受苦楚。”
  他说完后,却见对面姜太史丞报之一笑,是他从未见过的笑容。
  并不是她寻常面对人时,那种微云一样的浅笑,而是一种不同的笑容,很坚定很明亮:“卢司马,那你确实不了解我。我是很少伤感的,我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
  “开在旷野山谷里的花,你瞧着它可怜,可真将它移到花圃里,按照你要求的方式生长,那花也不会开的好。”
  “卢司马觉得我在太史局做事辛苦可怜吗?我却觉得很快活。”
  卢照邻怔住了:他从眼前人的笑容里,察觉出,她说的都是心底肺腑之言。
  若是如此,那他的怜意,岂不是不合时宜,是让眼前人困扰受苦的事儿之一?
  他眼底的缠绵思绪,像是一团渐渐被风吹散的乌云,眸中慢慢恢复了以往的平定。
  卢照邻起身深揖:“是我唐突了,这些日子,给姜太史丞添烦恼了。”
  姜沃依旧坦诚道:“愿一世与卢司马为君子之交,朋友之谊。”
  卢照邻直起身望着她,轻声语:“固所愿也。”
  从太史局告辞前,卢照邻又道:“以后我再做了诗,会写在名刺上送与太史丞。”
  名刺如名片,是一张摊开的纸,不似信函般封口,是居中传递人也能看到内容的光明正大之物。
  姜沃莞尔:“好,我等着看卢司马的新作。”又关心了一句道:“过去大半月,卢司马身体如何?”
  卢照邻便道已经写了信函送往孙神医的老家,便是孙老不在家乡,也会有老仆知道他去往了何地。卢照邻已经跟邓王请过了病假,一旦得知孙老的所在,就会赶了去瞧病。
  “待孙老入长安,我再来告知姜太史丞。”
  *
  卢家赶着年前上太史局的门,姜沃还是很高兴的,她心上记着的事儿多,了结一件是一件嘛,正好清清爽爽过年!
  而崔朝是在腊月里回京的,特意赶着新岁前回到了长安。
  他这一趟出使西域,总的来说,差事并不难。
  大唐与属国之间外交很简单,肯乖巧听话的就好好过,要给大唐捣蛋的,就加入‘唐灭xx国系列’里去。
  崔朝去的这个阿赛班国,是很乖巧听话的,从来没有给大唐作过妖,是特别老实的属国之一。
  鸿胪寺众官员之所以推来推去不肯出使,是因为阿赛班国地处偏远,怕路上吃苦遇险罢了。
  但正因其国偏远弱小,阿赛班国王见了大唐使节终于来给先父王吊唁,兼给自己颁发正位证书,才激动地飙泪,款待规格给的极高。
  且阿赛班国上下深慕大唐,也仰中原文化,虽则文字不同,但国内人人都听得懂常用的汉语,还都能说上几句,以至于崔朝到了后,觉得差事比自己想的简单许多。
  原本他路上还有过担忧,人家国王都没了快两年了,鸿胪寺才派出使团去吊唁,只怕阿赛班国新王会心中不满,生出怨怼。
  然而到了后,才发现都是白担心。
  原来那阿赛班新王是个大唐控兼颜控,原本对大唐上国就毫无怨怼,再一见使团代表崔朝就呆住了,还生出一种‘虽说我爹没了两年,天可汗才派人来吊唁,但若是这等人物亲自来吊唁,我爹也没白等!’的不孝感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