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3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治穿过明堂,往后头的正殿走去时,还看到了院中一个大坑——想来这就是太子哥哥被父皇和师父们勒令着,让他推平挖走的男宠称心衣冠冢。
  就像保不住称心一样,太子当然也保不住什么衣冠冢,只是他也不叫人填去,就这么光秃秃露着个洞在这里。不但如此,太子还令宫人把院中所有的草木花卉拔光,显得他这正院越发有些阴森古怪起来。
  据说太子妃苏氏也觉夫君太失了体统颜面,太子不召见,她也不肯往正院来了,只抱了四岁的儿子李厥在后殿关着门过日子。
  于是整个东宫前殿气氛更古怪压抑了。
  李治不再去看院中黑漆漆的大坑,往里走去。
  *
  与李泰相反,李承乾是个颀长清瘦的青年。
  他天生高挑,肩展而平,穿着太子繁复服制时,是很能撑起架子来的,显得端肃威严。
  李治记得五岁时,父皇离开长安,巡幸歧州,命太子监国。
  那时候太子哥哥正与现在的自己一般大,也就是十四岁,但比自己现在还要高,在那时的李治眼里,要想看清哥哥的脸,不免仰望的脖子酸楚——太子哥哥好生高大英武。
  李治还记得,那日送过父皇,太子牵着自己往回走。因李治三岁上就封了晋王,凡大场合都是标准的一整套亲王服冠,沉甸甸的坠着他,走的很是费劲,累的要命。
  后来太子哥哥就把自己抱起来走。
  哪怕抱着一个重量颇可观的五岁孩童,太子哥哥也走的很稳,背挺得很直,如同最秀挺的一株水杉。
  那时人人都夸太子“性聪敏贤明”,“敏惠过人”。
  可自从不良于行后,太子很少肯于人前走路了,哪怕祭天祭祖之时,也非得众人跪了后,太子才肯挪步。
  李治听说,这东宫里常有太监被鞭打甚至被打死,原因就是在太子路过的时候不够恭敬。
  但李治私下想着,或许他们不是不够恭敬,只是不够伏地,看到了,或者被太子认为在看着他跛足经行的样子。
  *
  李治行过礼,李承乾也没有还礼,他只是带着几分懒意靠在坐褥上,摆摆手示意他随便坐。
  之后开门见山:“小九,听说你今日去见李泰,两人密谈了两个时辰。”
  李治早有预料,便将猞猁的原委说了,之后又道:“四哥怪罪我不懂事,从前在京中,几次叫我去魏王府的宴饮都不肯。今日我有事求他,又是只有兄弟两人的小聚,便再不能推辞了。”
  太子面色稍霁。
  又忽然冷笑两声:“挑豹子?他倒是先挑一匹壮马最要紧!一般的马,只怕驮他不动。”
  李治想笑又不敢笑。
  之后两人就沉默地坐着。
  对比李泰那种滔滔不绝,李治只需要见缝插针回应,这种沉默更让李治难受,觉得如坐针毡。
  枯坐到李治都不知道过了多久,只觉度日如年后,李承乾才似乎忽然醒了过来。
  “唔,坐了挺久了,你走吧。”
  李治觉得腿都麻了,于是小心翼翼起身到太子前道别:在别处腿麻了走的不稳,甚至一瘸一拐都没关系,太子跟前可绝不能这样,否则太子必要大怒。
  唐时大臣,只要不是大典礼仪,见了皇帝也不需要跪来跪去。李治作为亲王,对太子也就行个空首礼即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