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起来我还挺羡慕你,”他眼望着火堆又道,“你比我们大多数人都自由。这朝堂你想进就一定能进,你想放,也一定能放。
  “可是我不一样——也许不只是我,包括凌渊和徐澜他们都一样,他们承担的是家族重任,而我则被寄予改变朝局的希望,都是一样的受束缚。”
  长缨想象了一会儿他过往那些年的经历,笑道:“可我之所以自由,无非是因为我孤家寡人而已。倘若我有父母双亲,有夫儿老小,我也同样不自由。又何必羡慕我。”
  不过说到霍家,她又想起来:“这么说来,你的父母亲,是从一开始就知道你的身份,并且替皇上抚养你,不知皇上当年又是出于什么想法把你送出来呢?”
  总不至于他还在襁褓里就被寄予了厚望。
  第292章 为前途献身
  “当时顾皇后还在,后宫里像我母妃那样命运的妃嫔有不少。不过不见得都是同样的结局罢了。
  “母妃生我的时候难产,半途她落了气,由于我没动静,所有人都以为我也没命了,结果太医将我端出来后,才发现我还有气来着。
  “父皇索性封锁了消息,将我的手脚印拓了朱砂留下底,而后交由当时正好在宫里面圣的我父亲抱了出去。
  “宫中的存档,一经封存,没有天子御批是不能开启的,因此这么多年也就无人知道,当然,更不会有人想到我活了下来。
  “当年送我出宫,应该的确是没有对我抱什么朝政目的。不过是当时情况下,我留在宫中也会迟早没命罢了。
  “至于后来为什么选中我,一是因为我没有后戚之忧,二是楚王无能,魏王有疾,而皇长子成年,羽翼已丰。
  “我之下虽然还有两个皇子,但年岁尚幼,根本成不了气候,相反只要冒头还极可能被东宫斩草除根。
  “相形之下,在霍家野生野长,意外还有了些成就的我,反倒成为了更合适的人选。”
  长缨回想起他十岁时,也就是十二年前,那会儿她九岁,已经在武宁侯府生活了四年。
  皇帝当年出京的事她自然是已记不得,不过,当时也正是皇帝一门心思想与顾家较量的时期。
  皇帝迟迟不肯立杨际为储,而顾家也不肯让他立别人为储,当时就这么僵着了。
  后来没几年又出了东亭侯顾哲摘冠求去的事,这才逼得皇帝把杨际给立下了。
  处于当时情况,皇帝会想把杨肃推出阵前也算合情合理。
  “那你们这十来年筹谋得可够仔细。”她道。
  “可不是?”杨肃往杯子里投茶,看着咕咚咕咚乍开的水说,“要推到朝堂里,要具备的东西又不同了。
  “我身边陆续多了好些人,不说别的,为了保密身份,就费了不少工夫。前前后后,也死了不少人。
  “一切安全起见,身边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招贤纳士。”
  “那你们当初的计划,是准备怎么成事?”长缨问。
  “十年。”杨肃道。“回京开府是第一步,攒政绩立口碑是第二步。在东宫与顾家同时视我如眼中钉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稳中求胜。
  “但我万万没想到,你竟然会为了我进京。
  “如今的计划跟当初相比已经前进了好多步,有你在,我也多出了不少勇气和信心。”
  长缨就想到前世里她死时是四五年后,当时他已经稳稳占据了上风,他们的“十年”,想必是给出的最长期限。
  而他能在那短短几年里就占据上风,不能不说厉害。
  “接着。”杨肃沏了茶给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