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秀秀看看他又看看桌上饭菜,不知道他怎么会摸黑在这里。难不成还会是在等她吃饭?
  她心里涌上些不该有的罪恶感。可她不该感到罪恶的,毕竟上次他还故意害她饿肚子。
  荣胤坐起来,端起碗来吃。
  秀秀真的罪恶了。“饭都凉了吧?要不要重新上?”
  “你还知道关心我?”荣胤夹菜的间隙里瞥她。
  秀秀脸红了。
  荣胤不紧不慢地把饭吃完,而后漱口吃了茶,坐椅上看着她。
  秀秀被看得发窘,找了针线准备做。
  他忽然道:“月信走了吧?”
  秀秀脸红到颤抖。
  他怎么知道她几时来月信?真恶心啊这个禽兽!
  荣胤起身,边除着袍子边去里间:“备水。”
  第211章 山怎么还不来就我
  长缨早上起来,先让人递了个帖子去宋家。
  漕粮的事儿杨肃如今已经揽上身,让他放弃是不可能的,因为得顾忌在朝臣们眼里的形象。
  所以这事还是得办,办好的前提是避免祸事发生。
  其实从码头运粮到南仓,从头至尾最容易出事的环节是路上。
  因为自码头回城,需要经过一条引河,引河水深,而桥梁窄,若有不慎车翻入河,粮食入水再打捞,一则难,二则八月入秋了,天气渐坏,稻谷遇水,若不能遇上接连烈日暴晒,必然会霉变。
  但正因为这段危险,杨肃肯定也会加强戒备。
  杨际想暗算,只能从别处下手,从前世看来,他显然是算准了途中没有机会而改为下手粮仓。
  粮仓重地,重兵把守,按理不会出错。
  但杨际偏偏就做成了,可见要么是五军都督府里有有他的人渗透在内,要么是防守有问题。
  她纵然不去十王府,这事儿也不见得操作不成。
  宋逞回京之后即忙着应付顾廉反过来重掀海运的事,接连几日忙于宫里与内阁之间。
  直到杨肃回京,顾家和东宫有了新的重大针对目标,这才使他松了口气,得了闲在家里赏桂吃茶。
  接到沈长缨的帖子,他只顿了半刻即让人唤请。
  “湖州晤面之后,沈将军别来无恙?”
  宋逞引着长缨在收拾好的敞轩蒲团上落了座,着人上了茶。
  “不如宋大人雅兴,家里两棵桂树,开得十分寂寞。”长缨笑着拉开了气氛。
  又拂手闻了闻茶香,继而道:“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秋茶。眼下刚入白露,这应是今年头批白露茶,宋大人看来是陆放翁的知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