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曹叔目光微动,没有答话,却看向我。
  “你也去?”他问。
  我答道:“正是。”
  曹叔似毫无意外,却道:“霓生,我此来,乃是为劝你留下。”
  我愣了愣:“为何?”
  曹叔道:“此事,我三年前亦与你说过,你漂泊在外,我总不放心。这三年来,我和阿麟一直在寻你。如今你既回来,便莫再分开。如今天下之势,你亦知晓,否则也不会千里迢迢回来迁走乡人。你可为他人想到这一步,更不该再任性妄为。”他停了停,道,“明光道之事,想来阿麟已经告知你。事到如今,我亦不瞒你。这些年,我一直在荆州经营明光道,如今已是兵强马壮,你到荆州去,不但衣食无忧,亦可保安稳无虞。就算你不想去荆州,随乡人们去益州也可。当年云先生在益州的房子我一直守着,云先生若在,亦不会反对此事。”
  我看着他,知道他说的都是道理,却甚是为难。
  “曹叔,”我嗫嚅道,“我不想去。”
  曹叔看着我:“为何?”
  “不瞒先生,”公子道,“我与霓生已定下终身,待得安稳,便会成婚。”
  这话出来,曹麟睁大眼睛。
  “你要成婚?”他瞪向我,“何时定下的?”
  我没工夫跟他解释,只红着脸望着曹叔。
  曹叔却是一笑,不紧不慢道:“老张在信中已与我说过,他还说,此事乃是你二人私定,桓氏府上并未应许,是么?”
  公子全无异色:“正是。张先生既已将此事告知曹先生,想来我二人的计议,先生亦已知晓。”
  曹叔颔首,却道:“此事,只怕不可。”
  这话出来,我和公子皆是定了定。
  “哦?”公子神色依旧平静,“不知为何?”
  我以为曹叔要说一番大长公主和桓府会因此跟我过不去的道理,正待开口,曹叔叹了口气。
  “不瞒公子,”他说,“当年霓生祖父云先生还在时,曾与我议下了一是。”他说着,看了看我,“霓生和阿麟从小一起长大,我和云先生,皆有意让他二人成亲,结为夫妇。”
  呃?
  我愣住,未几,看向曹麟。
  他也似猝不及防,看着曹叔,一脸茫然。
  第259章 前事(上)
  我再看向公子, 只见他也看着我,有些怔忡。
  “祖父不曾与我说过。”我心中疑窦丛生,忙道, “曹叔可是记错了?”
  曹麟的脸也发红, 瞪起眼睛:“父亲也不曾与我说过。”
  “后来云先生与我父子分开,他许是忘了, 我却是记得。”曹叔看曹麟一眼,道, “这些年霓生不在我身边, 人生大事,总须你二人一并在时才好告知。如今我等在荆州已可全然立足, 你二人也长大成人,断不可再拖延。”
  这言下之意, 就是定要我跟他去荆州。
  我皱眉,正要说话,却听公子道:“曹先生,晚辈以为, 云先生博闻强识,若果真有意定下此事,临终时必不会忘了叮嘱霓生。且以先生方才之言,云先生与先生商议之时, 当已是十年之前,世事变迁,士别三日尚须刮目相看, 又何况是一时的计议?先生乃真心关照霓生之人,还请先生三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