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我聪明啊。”周楚澜看着他,笑意依然。
  “行了,说不过你。走了,出门吧。”
  李卓曜伸了个懒腰,关上房间门。
  “今天去哪拍。”
  “要进山,去百年老屋。”
  李卓曜一边走一边打着哈欠,回头看身边的人停在原地。
  “怎么了?你不想爬山?”
  “没有,走吧。”
  周楚澜顿了顿,跨了两步赶上来,跟李卓曜一起去酒店前台跟节目组会合了。
  西江千户苗寨虽然有商业化的成分,但这里也居住了许多苗族本地居民。沿着苗寨的小路往山上面走,隐藏着苗族最原始的淳朴风情。
  半山腰上有一座“百年老屋”,有百余年的历史,平常也对游客开放。老屋的主人是一位苗族阿婆,跟儿子一家住在旁边的小院中。
  节目组抵达的时候,阿婆正端着一篮子东西走出来,在门口的桌子上一一摆好。她抬头看见周楚澜,像是很喜欢他似的,招手喊他过来:“快来。”
  周楚澜有些微怔。他曾经见过这位阿婆。几年过去,阿婆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变化。
  他踌躇着,不太敢走近,怕阿婆认出他来。但转念一想,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仅是萍水相逢,阿婆怎么能记得住呢。
  想到这里,他稍微定了定心,走上前,弯腰跟阿婆打招呼。阿婆很兴奋地伸出一双枯瘦的手,拉着他的衣角:“看看,梳子。”
  “你的长辈缘还不错嘛。”李卓曜站在旁边笑着说。
  “周楚澜,你进来帮下忙。”郑南蕴在门口喊他,于是他跟阿婆礼貌道了别,转身进门。
  李卓曜走过去一看,发现阿婆在桌面上摆了好几排梳子,旁边的墙上挂着一个木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手工制作牛角梳 80元/把”。
  女艺人们这三天会住在这座老屋里,跟阿婆一家人一起吃住,借讲述百年老屋的故事,展示苗族人民的生活变迁。
  阿婆的儿媳妇是一名肤色黑红的中年妇女,圆圆的脸庞,黑亮的头发,略带拘谨地迎着艺人们进屋。工作人员陆续进了院子,门口只剩下了李卓曜。他没马上进去,而是对这位充满故事感的苗族阿婆产生了兴趣。
  此时已经上午10点,太阳挂的老高,从树缝中筛下斑斑点点的光芒来。
  李卓曜拿起一把牛角梳仔细端详着。梳子握在手里很柔滑,温润如玉,呈水牛角的形状,尾部似一弯月牙。
  “阿婆,我看寨子里很多卖这种牛角梳的,有什么寓意吗?”
  阿婆抬起头,咧开嘴露出一个慈祥的笑容,操着一口浓重口音的普通话慢慢地说:“在我们这里,牛角梳是很神圣的,只能送给心爱的人。”
  她伸手从自己的发髻上取下一把牛角梳来,递给李卓曜。那把梳子看起来已经很旧了,但还是完好无损的。
  “这一把还是当年我老伴儿送给我的。我戴了一辈子。如今他虽然走了很多年,有梳子陪我,这么多年我也捱过来咯。”
  李卓曜看了会儿这把梳子,随即又双手端端正正捧着还给了阿婆。
  “我也买一把。”
  他挑了一个看起来最合眼缘的。
  这时候周楚澜走出来叫他:“摄像导演叫你,进去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