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相思大惊,她之前已经确定孟二老爷有心将她送入宫中,怎么一个老太监也想参上一脚?这万一在宫里有个什么变数,那她这辈子期待的平静生活岂不是要打了水漂?
  “莫慌莫慌!”陌篱下意识就握住相思的手,他不忍看她任何不快乐的表情,更不要说惊惧的瞪大眼睛。
  “对不住,我只是有点不能理解,我似乎与宫里没什么牵扯。”相思太过惊讶,再加上面前的人在上辈子实在太过熟识,她也就忘记抽回了手。
  少男与少女的手再一次纠缠在一起。
  “我想……和你应该没有关系,到和你外祖母家里一位姑娘有关系。”
  “外祖母?杨家?”相思只是这几年与外祖母有了来往,可是杨家她根本没有接触过。
  “问题出在你这张脸。”陌篱继续道:“你这个长相不像孟家人,也不像关家人,而像……杨家人。”
  “怎么会?”相思刚想说她其实长得还像关氏,然而她想起镜子里的自己,那个又陌生可又实实在在陪着她度过这么多年的脸,那张明明小时候还是她那个小时候,可等她渐渐长大到像变成了别的人。
  “你小的时候不显,可是随着你越渐长大,你就越像那位杨家的姑娘。”
  “我像我外祖母家的人也没什么奇怪,可这与进宫有什么关系?”相思不安道。
  陌篱想了想道:“他应该在你伯父袭爵的时候来过,且还见过你,不然以他多少年不爱出宫的习惯,他怎么会见过你?至于那位杨姑娘,如果活着岁数应该比你外祖母都要大了。”
  相思顺着陌篱的说法一想,一时间竟然想通了许多事情,上辈子孟二老爷明明没有想到要送她进宫,可是偏偏这辈子他动了心思,而且她的祖母也是在伯父袭爵之后慢慢转变,对她的态度也有了好转,那时候她是觉着她仗着伯父的势,他们不得不软化态度。
  可今儿一对上,才想到,恐怕那时候江公公就表现了对她的关注,所以她那个爱钻营的爹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飞黄腾达的机会。
  “那位杨姑娘我从未听过。”相思本来就不是什么贵女,这些贵女圈子里的事情,她从何得知?只是奇怪为何伯娘与大姐姐似乎也没有提起过。
  “现在知道她的小辈已经不多了,不过这事儿要查起来也不困难。”陌篱说的轻巧,可到底还是付出了一些代价从兰总管那里得到的消息,“那位杨姑娘在生前是先皇胞弟礼亲王的妻子。”
  ☆、第一百零二章
  先皇嫡子出身,他有位同胞的弟弟很多人都知道。那位礼亲王自打出生就一直体弱多病,几次徘徊在生死线上,先帝的生母当时的继后将这个小儿子当成眼珠子一般疼爱,那时的皇帝也同样对这个小儿子多了几分怜爱。
  先帝当时还是储君,对于这个同父同母的胞弟格外的照顾,就是其他异母的兄弟也会因为礼亲王对皇位没有竞争力而待他多加宽容。可以说,只要不是礼亲王作死谋反,在陈国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无论是谁,都不敢踩着皇帝的底线惹恼礼亲王。
  如此厚爱,若是一般人恐怕早就嚣张跋扈,在京都里横着走了,可偏偏这位礼亲王因为身子关系,常年待在屋里与书为伴,就是老师教导也多为做人之道,养生之道。久而久之,礼亲王成长成为一位知书达理,温柔亲和的如玉公子。
  他醉心于书画,喜欢诗赋经史,对朝政有一定的见解却又不愿意混迹与政客之间,他自由自在几乎放肆的活着,等到先帝登基之后更是迷上了短途游学,走遍了京都周边大大小小的地方,若不是受限与身体,他应该可以走的更远。
  就这样一个令人几乎所有人都羡慕的亲王,若是一辈子就这么潇洒下去,那便没有后来的许多姑娘,可偏偏他在一次游学的时候遇见了一生中的情劫——那位杨家的姑娘。
  杨家,算是个人才辈出的家族,祖辈的时候曾经也在前朝担过大司马之职,后来不愿意参与党争抽身而出,之后几辈人就算科举也大多都是地方官员,直到出现了一位上马能安邦下马能治国的文武状元,也就是后来的威武侯杨素,那时候陈国朝局不稳,边境还被人骚扰,当时的杨素就如同陌篱的父亲担当起了保卫边关的重责。
  如此一战便是十年,也正是因为有这十年的血战,才有后来数十年直到陌篱父亲那一代这么长时间的安稳。可以说杨家对于陈国那可算是忠肝义胆,殚尽竭力,无论经过多少年依旧还被百姓牢记。
  这位杨姑娘便是杨素嫡嫡亲的亲孙女。
  杨家子孙颇多,杨素排行老七,相思外祖母的祖父排行老八,与杨素是同胞兄弟,后来杨素病故,长子带着家眷留守江淮,相思的外祖母这一支则返回京都老宅入朝为官,说起来外祖母的娘家虽然一直都住在京都威武侯府,但其实真正袭爵的侯爷却是江淮杨素的后人。
  杨素的长子生有一女,名唤清言,原是希望女儿声如清泉,言之有物,可谁知道清言从小聪明过人,无论琴棋书画还是骑马射箭都小有涉猎,若她不是一个女子,恐怕又会出一个杨素那样的人物。
  若是光有才华也便罢了,但这清言模样娇美,小时候便叫人移不开眼,等着年岁渐渐长大更是让侯爷恨不得将女儿锁在家中,不让外人瞧见,生怕惹出什么事端。
  清言温婉听话,小时候还能跟着祖父出门玩耍,等着过了十二便只好待在家中弹琴看书,家中原想着给她许一门亲事,但杨素看着孙女长大,聪慧又如他一般,几乎都是宠着捧着,哪里会舍得那么早就定给旁的臭小子。
  杨素的长子拗不过父亲,便只好将女儿的婚事押后,这才给清言与礼亲王制造了可能性。
  那时候杨素已老,他的子孙又不适合习武,他年轻时安稳下来的边境隐隐又有了不好的苗头,不少外来的商人进入陈国,有些是为了坑蒙拐骗,有些就是纯属想要在陈国扎根,探听陈国的消息送出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