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拖你下水谋反(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征兵,而且短短几天就征得十二万兵马,比原来的西宁道兵力还要多;传名,沈则敬和碧云骢,想必现在西宁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公祭,还是为沈则敬赢得民望民心。
  有了前面三个疑惑,再有后面三个举动,袁焕就可以推测出沈则敬的谋划了。兵器、兵力、民望,一个家族同时有这些力量,那不是开玩笑的,沈则敬这是要谋反吗?那么,沈华善知不知道?
  沈华善一定知道!——袁焕心头闪过了然。突然间,他觉得岭南卫提前出兵,是个不太妙的决定了。
  沈家所谋的太大,他这个岭南卫大将军已经掺合进去了。若是……若是沈家谋反,那么朝廷会怎么看待自己提前出兵?
  当此之时,是当作什么都不知道,还是穷岭南卫兵力,阻止沈则敬铺势?
  种种想法在袁焕脑海中交织,他心中迟疑着,不知道该不该立刻返回岭南道,也不知道该不该上书皇上。
  就在这时,袁焕接到了沈则敬的邀约,道是有要事相商,请袁焕到均安楼一聚。
  虽然昆州曾遭西燕敌军围困,但是均安楼依然存在,依然繁华。只是往日的红灯红绸,换成了白幡白灯笼。纵如此,也有茶客食客来来往往。
  如今的昆州,满城缟素,均安楼这样的装饰,没有人会觉得突兀不祥。
  袁焕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见到了沈则敬。沈则敬一身素服,神色是平静的。
  “大将军,请。”见到袁焕,沈则敬起身相迎。厢房内,还有另外一个人,那就是俞正道。
  袁焕在岭南道中,和俞正楷打过交道,自然知道眼前的俞正道是什么人。
  “大将军,你如何看待如今大永的局势?”待袁焕落座之后,沈则敬就这样问道。
  袁焕听到沈则敬这么说。就开始头痛了。沈华善在说服他提前出兵的时候,开篇还是差不多的内容。
  这两父子,是商定好的吗?这个问题,他还能怎么回答?西燕入侵、蒋博文谋反、河内道大灾。大永的局势还能怎么样?
  “……”袁焕并没有回答。
  “想必大将军提前出兵,也有了充足考虑。那么,大将军在西宁道见到了什么呢?”
  见袁焕没回答,俞正道摇着鹅毛扇,笑着问道,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在西宁道见到了什么?胡氏弩、精良兵器、碧云骢、满城缟素、人皆痛哭。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还有的,还有很多。西燕敌军的凶残,五万安西府兵的尸体,西宁卫士兵的拼死抵抗。还有沈则思、应南图身先士卒,还有沈则敬拼死守城;
  除了西宁道的疑惑之外,他还看到了西宁道的坚毅不屈。有赵钰罡、谢同甫这样的通敌叛国之人,也有萧若元、沈余宏这样拼死力战的人;
  西宁道这里,有大奸佞。也有大众义,有人苟且偷生,也有人挺身而出。西燕敌军入侵西宁道,如实映照了西宁道这里的忠奸善恶。
  横空出世的胡弩床,连同昆州的守城弩床,守护了昆州;弓弩等精良的武器,使得西宁卫杀敌之力增强;沈则敬的碧云骢。极大地鼓舞了西宁道官员和百姓的勇气;西宁商路,使得岭南卫援兵能够迅速赶西宁道……
  如此一想,他之前所想的沈家“大逆不道”,竟然都是为了西宁道的太平和乐?
  袁焕的脸色,忽红忽白,几度变换。这样的袁焕。让沈则敬和俞正道松了一口气。
  “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将者。死官也,不得已而用之。用之而为民,大义也。大将军以为此理对否?”
  俞正道又再发问。所有的铺势和起事,都是出自大义,才会成功,才得民心。这个基本的道理,俞正道、沈则敬等人是一直坚守的。
  “沈家有兵者凶器,却不攻无过,不杀无罪,反而护佑西宁道。若没有沈家,大将军以为西宁道还可守乎?”
  俞正道第三问,语气严厉。没有沈家的谋划和坚守,没有沈家说服岭南卫提前出兵,西燕敌军早就踩平西宁道,西宁道百姓或已成为秃鹫口食了。
  哪里还能在这均安楼之中谈论对错得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