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遇灾(3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说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哪个地方找不出来呢?
  所以有地方官,出了事情由地方官率先承担。殿下有事,应该先办自己的,袁训驳回二殿下并没有错的地方。
  但殿下是什么身份,皇子龙脉,遇到灾情不知道些什么,以后说不好哪天怪上袁训也就不好。袁训也就提议让他们去个人看一看,了解一下情况。兴许本地救灾及时,二殿下也算有监查之举动,皇上面前说得过去,对自己内心也有交待,这就万无一失。
  这种万无一失,可以说袁训当差老辣,为人谨慎,也可以说他极其圆滑,以后二殿下回想到这件事,是寻不了他的错处。
  他这样想着,耳边二殿下齐声欣喜:“就这样办,成成。”这就吩咐得力的差人,二位殿下各打发去一个。
  张大学士分明见到袁训一瞥到一旁,钟南伤好得差不多,他在船上过得不错,收到表叔神情,抢着说去。
  这个年青人也太机灵,张大学士也是这样的想。这样的想法,也让大学士心头宽松一分。他屡屡有意无意的输给袁训,这就有个自己能接受的解释。
  老夫老了,哪里是年青人的对手呢?大学士在雨中故作怅然。
  钟南拼死护过齐王,齐王也肯照拂他,就让钟南前去。钟南一上路可就乐了。太子就四个护卫,个个是高手,钟南早就知道。太子打发出人来,只能是高手中的一个。钟南虽然伤没有好到出京时的康健,但跟这样的人同行,他还有担心吗?
  快马加鞭,两个人消失在雨中。
  袁训让继续前行,孩子们却眼巴巴了。元皓叫着:“六表哥,你问。”小六已回到他的车上,闻言纳闷:“为什么我问,你难道不会问?”元皓狡猾狡猾的语气:“六表哥问,我帮着。我问了,你帮吗?”
  “你怎么知道我不会帮。”小六回他,真的高声问出来:“爹爹,咱们不去帮帮吗?”
  车里的孩子们“哗”地一声,一起笑了出来。
  袁训也笑:“还不能确定是不是受灾,兴许前面没有下雨。咱们赶路要紧,去苏州要紧。”
  听到这里,有眼色的元皓,最不敢惹坏蛋舅舅的元皓,一个字也没有说钻回车里。小六却不放过他,大叫:“表弟表弟,你出来帮腔啊。”
  元皓在车里扮个大鬼脸儿,放开嗓子开始背书。小六听到的回答,就成了一段孟子。
  小六撇撇嘴:“就是这样,表弟如今也很会教唆。”苏似玉笑话他:“谁叫你信他的教唆?”小六抚额头:“因为我讨了苏似玉,一里一里的就笨了。”
  当晚钟南等人没有回来,第二天的下午,钟南两个人满身是水,说不好是雨还是汗回来,回二殿下的话:“这个方向倒是没有受灾,雨隔一天下一回,也都不大。”
  太子和齐王都有放心之感,嘴角噙笑:“这就好了,还有秋收,就还有过冬吃的,也还有税收。”
  话刚说到这里,前面来了几个人,零零散散的走着,有的人哭哭啼啼,用袖子抹着眼泪。
  看他们的背上和手臂上,背着挎着不小的包袱,神色都是慌慌张张。
  “去问问。”袁训说着。过去一个小子,陪笑问道:“这位大哥,您这是带着全家走道儿?走亲戚吗?”
  他对这一行有老有小,走的脚步所以有跟上有落后的打量。
  中年男子满面愁苦:“遭了灾,可不全家都出来。”
  “哦?不知道是什么灾?”小子顶着雨,还是细细地询问。
  “你看看这天,这里雨还算好的,地里还有吃的。我们那里是一直的大雨,地里的庄稼全淹在水里。”中年男子悲痛上来,抱住脑袋蹲地上大哭:“我一地七分银子的菜呢,”
  另一个中年妇人,应该是他的妻子。斥责道:“快别说了!已经淹了,你哭能有用。天天就七分银子七分银子,听也听的足够。”
  “我还有一地十几两银子的庄稼,还有……”中年男子说不下去,显然七分银子不是他的痛,只是他用来掩饰别的损失。这全扒拉开来,他哭诉的力气也没有,只是低泣不止。
  中年妇人嘴唇哆嗦着,看得出来受灾她虽难过,但丈夫让压得有气无力,更让她痛心。喝一声:“大妮子,二妮子,三妮儿,小栓柱,快来把你爹拉起来,咱们还要去你姥姥家,力气不能花在伤心上面。”
  几个孩子答应着过来,把中年男子推着手臂,最小的男孩子用脑袋顶着中年男子屁股,让他重新站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