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第433节(3 / 4)
京娘神情微微尴尬:“我也不知道。”
郭绍又沉吟道:“连银都不会炼,肯定开矿技术很差,却能弄出成块的银矿,必定是露天银矿。若我朝再加以深掘,必有收获。”
郭绍把玩着手里这块东西,一时间仿佛在黑夜中看到了一道白茫茫的光明!
他对日本国有银矿深信不疑。后世资讯发达,他不知哪里就看到国日本国有金山银山;而在此时,古人零星的打探又再度验证了这个信息。所以郭绍觉得可信度更高了。
郭绍道:“你亲自见见那些去过东岛的细作、商人,然后向我禀报。除了贵重矿物的消息,还有东岛的国政、军事、人口、船只等诸事,只要能打探到的都禀上来。”
京娘抱拳道:“是。”
郭绍站起身,在屏风后面来回踱着脚步,双合在一起搓了几下。他顿时心情有点浮躁,被引诱得心心慌慌的……正是穷得叮当响的时候,忽然发现有金山银山;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饿了三天的人,看到了一只香喷喷的鸡腿,怎么也克制不住。
钱、方便运输的现钱!可以解决郭绍非常多的问题!
特别是禁军那帮兄弟,郭绍当然不会听一部分文官的主张,削减待遇。两个原因:一、那帮兄弟被自己鼓动为国为民,带着各种光明崇高的大义九死一生打下江山,郭绍实在忍不下心亏待他们。二、他实行的募兵制、强干弱枝政策,需要朝廷中枢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因为不能给人分封,就要给人别的好处。
哪来的钱?发纸币是万万不行的!历史上宋代的胶纸、明朝的大明宝钞,都用失败的超前灵感,证明了没有专业的金融体系,纸币没法玩。建立信用也是个问题,一开始所有人都不接受一张纸的价值;等投入大量努力建立纸币信用了,以现今的落后制度,破坏起来又轻而易举。反正是一件费力不太好的事。
用贵金属,金银铜来铸币,就能解决一切副作用。它本身就有价值,千百年来本身就让世人接受了它的价值。
郭绍眼睛里仿佛看到了黄灿灿一堆堆的金铜币、白花花的银币从作坊里批量出来,直接运国库内库,财大气粗,以后的方略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想用兵就用兵!
他的情绪渐渐变得激动,虽然面子上还很平静的样子,但在那里走来走去,做一些琐碎的动作,已经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郭绍转身道:“来人,召韩通觐见。”
宦官的声音道:“奴婢遵旨。”
钱财的力量还是很大的,一下子就能直接影响整个大许朝的军事大略。郭绍现在觉得辽国、河西都不是最急迫的对手,就算是超级大国辽国现在也不敢主动惹大许,一来幽州之战刚刚战败,二来平夏之战也威慑到了他们。可以暂时缓缓……而去抢金山银山,却刻不容缓!
郭绍每天都在缺钱,要照他个人的意愿,他肯定想下个月就把“山阴道”占了,先从金银山里挖些出来解燃眉之急。不过只是想想而已,还是需要时间准备的,关键是东岛对现在的中原来说,太远了,东海宽阔、惊涛骇浪,不是打不赢,是够不着。
但郭绍内心里已经有了决定,想办法也要去挖矿。
第七百九十一章 爷爷的竹枪
旬月后,南汉人梁邈受前“宰相”卢琼仙书信,挟木兰舟图及木模船至京,立刻得到了郭绍的亲自召见。
诸文官都称知道木兰舟这回事,但文官们对其构造一无所知。郭绍听闻这种船排水量能达到一千五百料,顿时如获至宝。
郭绍又与蛟龙军统帅韩通、客省使李信、南汉人梁邈以及江宁造船坊的官员一起琢磨这艘木模,想弄明白能不能改进放上舷炮。
韩通细看之后道:“臣以为可以放一层炮。此船龙骨横面为锥形(‘v’),应为牢固船体之用,远航禁得起风浪。但船体中部细小,故炮仅能置于甲板之下第一层。”
郭绍从兵曹司那里听说东岛军备较差,当下也不想有太高要求,有一排舷炮足够对付他的海上敌人了。郭绍便下令造船坊借鉴大食船的船帆等结构,把木兰舟改造成主力战舰。
不久高丽使节再度从海路到了大许,郭绍叫礼部侍郎卢多逊接待,因几番与高丽人来往都是卢多逊结交,可能更有经验。
卢多逊见过高丽人后回禀:“高丽国请旨陛下对辽国东北用兵。臣闻高丽国迁人口经营西京(平壤),对渤海国旧地早有觊觎,必为此事而来。使臣请许军占领营州,便准大许国在耽罗郡(济州)建造港口驻军。”
郭绍不悦道:“这是在与朕讨价还价?”
卢多逊沉默片刻,拜道:“恐怕正是如此。”
郭绍翻出根据细作、商人的消息画出的粗糙地图,恐怕有些岛的形状都不对,但大概的距离环境应该差不多。以他的判断,耽罗这个地方比较重要,应该首先占据。
高丽灭耽罗国不久,那地方应该比较荒芜,但是既然曾经是一个国,必定有粮食、淡水、牲畜等补给。蛟龙军从江宁港出发,一则可以在大海上有个中转休整补给的据点,二则在距离日本国较近的地方有个立足点,进退从容、情报更易得。 ↑返回顶部↑
郭绍又沉吟道:“连银都不会炼,肯定开矿技术很差,却能弄出成块的银矿,必定是露天银矿。若我朝再加以深掘,必有收获。”
郭绍把玩着手里这块东西,一时间仿佛在黑夜中看到了一道白茫茫的光明!
他对日本国有银矿深信不疑。后世资讯发达,他不知哪里就看到国日本国有金山银山;而在此时,古人零星的打探又再度验证了这个信息。所以郭绍觉得可信度更高了。
郭绍道:“你亲自见见那些去过东岛的细作、商人,然后向我禀报。除了贵重矿物的消息,还有东岛的国政、军事、人口、船只等诸事,只要能打探到的都禀上来。”
京娘抱拳道:“是。”
郭绍站起身,在屏风后面来回踱着脚步,双合在一起搓了几下。他顿时心情有点浮躁,被引诱得心心慌慌的……正是穷得叮当响的时候,忽然发现有金山银山;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饿了三天的人,看到了一只香喷喷的鸡腿,怎么也克制不住。
钱、方便运输的现钱!可以解决郭绍非常多的问题!
特别是禁军那帮兄弟,郭绍当然不会听一部分文官的主张,削减待遇。两个原因:一、那帮兄弟被自己鼓动为国为民,带着各种光明崇高的大义九死一生打下江山,郭绍实在忍不下心亏待他们。二、他实行的募兵制、强干弱枝政策,需要朝廷中枢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因为不能给人分封,就要给人别的好处。
哪来的钱?发纸币是万万不行的!历史上宋代的胶纸、明朝的大明宝钞,都用失败的超前灵感,证明了没有专业的金融体系,纸币没法玩。建立信用也是个问题,一开始所有人都不接受一张纸的价值;等投入大量努力建立纸币信用了,以现今的落后制度,破坏起来又轻而易举。反正是一件费力不太好的事。
用贵金属,金银铜来铸币,就能解决一切副作用。它本身就有价值,千百年来本身就让世人接受了它的价值。
郭绍眼睛里仿佛看到了黄灿灿一堆堆的金铜币、白花花的银币从作坊里批量出来,直接运国库内库,财大气粗,以后的方略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想用兵就用兵!
他的情绪渐渐变得激动,虽然面子上还很平静的样子,但在那里走来走去,做一些琐碎的动作,已经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郭绍转身道:“来人,召韩通觐见。”
宦官的声音道:“奴婢遵旨。”
钱财的力量还是很大的,一下子就能直接影响整个大许朝的军事大略。郭绍现在觉得辽国、河西都不是最急迫的对手,就算是超级大国辽国现在也不敢主动惹大许,一来幽州之战刚刚战败,二来平夏之战也威慑到了他们。可以暂时缓缓……而去抢金山银山,却刻不容缓!
郭绍每天都在缺钱,要照他个人的意愿,他肯定想下个月就把“山阴道”占了,先从金银山里挖些出来解燃眉之急。不过只是想想而已,还是需要时间准备的,关键是东岛对现在的中原来说,太远了,东海宽阔、惊涛骇浪,不是打不赢,是够不着。
但郭绍内心里已经有了决定,想办法也要去挖矿。
第七百九十一章 爷爷的竹枪
旬月后,南汉人梁邈受前“宰相”卢琼仙书信,挟木兰舟图及木模船至京,立刻得到了郭绍的亲自召见。
诸文官都称知道木兰舟这回事,但文官们对其构造一无所知。郭绍听闻这种船排水量能达到一千五百料,顿时如获至宝。
郭绍又与蛟龙军统帅韩通、客省使李信、南汉人梁邈以及江宁造船坊的官员一起琢磨这艘木模,想弄明白能不能改进放上舷炮。
韩通细看之后道:“臣以为可以放一层炮。此船龙骨横面为锥形(‘v’),应为牢固船体之用,远航禁得起风浪。但船体中部细小,故炮仅能置于甲板之下第一层。”
郭绍从兵曹司那里听说东岛军备较差,当下也不想有太高要求,有一排舷炮足够对付他的海上敌人了。郭绍便下令造船坊借鉴大食船的船帆等结构,把木兰舟改造成主力战舰。
不久高丽使节再度从海路到了大许,郭绍叫礼部侍郎卢多逊接待,因几番与高丽人来往都是卢多逊结交,可能更有经验。
卢多逊见过高丽人后回禀:“高丽国请旨陛下对辽国东北用兵。臣闻高丽国迁人口经营西京(平壤),对渤海国旧地早有觊觎,必为此事而来。使臣请许军占领营州,便准大许国在耽罗郡(济州)建造港口驻军。”
郭绍不悦道:“这是在与朕讨价还价?”
卢多逊沉默片刻,拜道:“恐怕正是如此。”
郭绍翻出根据细作、商人的消息画出的粗糙地图,恐怕有些岛的形状都不对,但大概的距离环境应该差不多。以他的判断,耽罗这个地方比较重要,应该首先占据。
高丽灭耽罗国不久,那地方应该比较荒芜,但是既然曾经是一个国,必定有粮食、淡水、牲畜等补给。蛟龙军从江宁港出发,一则可以在大海上有个中转休整补给的据点,二则在距离日本国较近的地方有个立足点,进退从容、情报更易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