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本色 第35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挺好的,茶馆的客流量还不错,基本上都是周围写字楼里来的,有谈生意的,也有来小聚聊天的,包间每天都有预定的。”云梅的语气很兴奋。
  “挺好,那你可赚翻了!”方轶笑道。
  “赚什么啊!最近有不少抱着电脑来喝茶的,要一杯茶,无限续杯,茶水都喝成白开水了,都不走。后来我跟他们一聊才知道,原来是写网文的。”云梅说道。
  “你确定是写网文的?”方轶疑惑的问道。
  “是啊,他们都住这附近,白天在公司上班,下班了合租的房子比较乱,没有气氛,正好咱们茶馆有无限网络,又有空调吹,环境又好,还能免费续杯,就跑过来了。
  晚上最多的时候能有十多位。这帮人也不说话,就听到茶室里噼里啪啦的键盘响,不知道的还以为茶馆改成网吧了呢。”云梅无奈道。
  “好家伙,你这茶馆成了文化集散地了!不过这样也好,茶馆刚开不久,需要人气,你可以建个群,让他们活跃起来。你再稍微一引导,总会有钱赚的。”方轶建议道。
  第771章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你说的有道理……别张嘴闭嘴的钱,多俗啊!咱们经营的是文化。不过这帮写网文的也挺苦的,给他们点空间,多增加点人气,也挺好。
  对了,一聊起来我差点忘了,我们云雾茶庄有个茶友,叫沈明珍,她家里人最近出了点事,需要请律师,我把你电话给她了,可能明天她会跟你联系。”云梅说道。
  “好,你什么时候回来?”方轶问道。
  “说不好,这边有些事需要处理,可能一两天吧,不确定。怎么,想我了?”云梅的语气含糖量至少在三个加号以上。
  “这还用说嘛,肯定啊!回来前给我打电话,我去车站接你。”方轶语气甜蜜的说道。
  现在方轶和云梅的关系,绝对属于小别胜新婚那个级别的。两个人各有各的事,方轶一天到晚的忙案子,云梅有茶协和茶庄的生意,时不常的聚一聚,运动下,一点不会觉得腻烦,反而可以把彼此作为港湾,感觉很幸福很温馨。
  方轶放下电话,才突然想起来,明天下午有案件研讨会,可千万别碰到一起。
  次日上午的时候,方轶正在与杜庸谈案子的事,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打来电话的正是沈明珍。她想下午过来找方轶咨询,但是方轶下午要去开案件研讨会,最后二人约好第二日的上午十点见面。
  下午二点,方轶来到了假日酒店。
  会议室不大,能坐二十人左右的样子,室内的冷气给的很足,穿着长袖衬衫的方轶一进会议室立刻感觉自己像是被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包围了,冻得尿都快出来了。
  室内坐着三位四五十岁的男人,身上那股子劲头一看就知道是搞法律的,吴秘书将方轶带到会议室门口就离开了,很显然出钱的人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案件的内容。
  方轶按照桌签坐下后,扫了众人一眼,对面长得很气派的胖子和自己身旁一脸严肃的四方脸男子,去年参加研讨会时他见过,但是不熟,他们都是办刑事案子的律师。
  斜对面剩下那位五十多岁,头发都快掉光的男人方轶不认识,桌签标着他是某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刑法学专家。
  桌旁的四位都是法律圈的人,也都是竞争对手,说是案件研讨会,其实就是东家攒局,请些擅长刑事案件的律师,开会互掐,最后由东家选一位作为辩护人。
  听起来好像有失法律人的尊严,但是东家把钱给到位你来不来,来了侃会儿大山给你五万,你干不干。
  绝大部分人肯定说不干,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资格坐在那把椅子上,在钱和面子上他们只能选择后者。
  换句话说,但凡能坐到屋里,桌签上能有名字的,肯定都不简单,当然这种不简单并不一定是指专业上,也有可能是资源上,能被邀请的肯定都是背后的人使了劲的。
  就比如方轶,虽然他的专业能力和名声都不错,但是如果没有吴秘书这样的中间商推荐,东家怎么可能认识他。
  有人会问了,那位大学教授为什么也来了,难道他也要竞争?
  对滴,现如今都讲究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多法学院的老师如果连司法考试都过不了,连兼职律师证都拿不到,凭什么站在三尺讲台上教授学生,凭混出来的文凭嘛,有点扯。
  书本上的知识终归是要应用到实践中的,尤其法律这个专业,是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别看大学老师讲课一套一套的,开庭也有被法官训斥的,也有信口开河的。所以要想提高法学院的整体水平只能理论联系实践,让老师去做兼职律师,每年做几个案子,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增加实践经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